第205章 王世充困兽犹斗攻陷邓州(1 / 2)

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1107 字 15小时前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二十八日,王世充派遣军队攻占邓州(今河南邓州)。

邓州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东接南阳市卧龙区,南邻湖北省襄阳市,西连淅川县,北靠内乡县,是南阳盆地核心区域。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东接南阳市卧龙区,南邻湖北省襄阳市,西连淅川县,北靠内乡县,是南阳盆地核心区域。

邓州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耕地面积240万亩,主产小麦、玉米、水稻,素有“中原粮仓”之称。

古迹遗存主要有北宋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时创建的花洲书院,他在此写下《岳阳楼记》,书院现存春风堂、范文正公祠等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宋代的福胜寺塔,地宫曾出土金棺、佛骨舍利等文物,是中原佛教文化的重要见证。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八里岗遗址,更是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州的锣卷戏、越调等传统戏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泥塑等手工艺传承至今。主城区以湍河为轴线,形成“一河两岸”景观带。

邓州特色早餐窝子面,此手擀宽面配黄豆芽、辣椒油,筋道香辣。此地的糊辣汤与周口、西安风味迥异,加入牛肉、面筋,浓稠暖胃。“邓州小麦”“邓州黄酒”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邓州黄酒以糯米酿造,口感醇厚,曾是古代贡酒。

今日的邓州,既是《岳阳楼记》中“先忧后乐”精神的发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从古战场到粮仓,从书院墨香到今日高铁疾驰,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包容与进取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篇章。

邓州位于洛阳东南方向,两地直线距离约200公里。从洛阳向东南经汝州(今河南汝州)、鲁山(今河南鲁山),沿伏牛山与南阳盆地交界地带南下至邓州。邓州地处南阳盆地北缘,控扼洛阳通往荆襄(今湖北)的交通要道,是南方粮草北运的关键节点。

古代道路受地形限制,从洛阳至邓州的陆路行程约300-350里,需5-7日行军。但结合山地与河流阻碍,实际用时可能更长。

当年王世充攻占邓州这一胜利看似提振了其“郑”政权的士气,实则掩盖不了他在中原战场上的颓势。

自武德二年末至三年初,王世充的西北防线已接连崩溃,先是唐将黄君汉奉秦王李世民命令,率玄甲铁骑刚刚攻破西济州(今河南济源西),切断了洛阳与河内地区的联系;随后唐将罗士信又南下攻克洛阳西侧的硖石堡(今河南新安西),并以诈降计夺取城外的千金堡,将洛阳外围据点逐一扫清。

在此绝境之下,王世充对邓州的攻占更像是一场困兽之斗。古邓州地处南阳盆地北端,是洛阳连接荆襄地区的交通枢纽。他试图借此打通与南方割据势力(如割据江陵的萧铣)的联系,以缓解洛阳被围压力,同时掠夺南阳盆地的粮草以补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