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刘会元(2 / 2)

庶民帝国 贫民帅 3634 字 2019-11-15

刘正阳不卑不亢得说:“辽侯谬赞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自古以来能三元及第者又能有几人呢?”

王烨点点头,这个刘正阳态度不卑不亢,不被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吓到,也没有带着偏见。虽然不知道是真心还是假意,他至少也谦虚了一下,看起来应该还是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的。

三元及第就是指乡试、会试、殿试都取得了第一名,连续拿下了解元、会元和状元。

在我们这边的历史上,可以确定的曾经连中三元的只有22人。其中文科三元及第17人,唐代三人、宋代六人、金代一人、元代一人、明代三人、清代三人。另外明代和清代还各有两名武状元,加起来一共21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牛的人。他不仅连中三元而且还是连夺六首。这人是明朝的黄观,他在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之中都取得了第一名。时人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但是,这人却因为在靖难的时候站错了队,所以被后来继位的皇帝把记录删掉了。

不过,他的事迹还是有史料记载的,因此他也确确实实是科举史上的第一人了。

这个刘正阳现在虽然还不如以上几人。但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连中两元的人也已经很少了,他也确确实实是个人才。

王烨问道:“既然你有如此才华。那你应该知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吧?可是现在世人都只称颂以德报怨。那我就想知道了,夫子当年的本意是以德报怨吗?”

“这”即便是刘正阳被问到这个问题,也有一些不知该如何回答。

有关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的问题,现在已经算是人尽皆知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在王烨看来,儒家学说之所以在后来那么不受人待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后来的儒家,为了迎合统治者而肆意篡改夫子的学说所致。

王烨继续说:“夫子曾说有教无类,夫子门下七十二贤之首,儒门五圣之一的复圣就出身贫寒。可是在下在辽东大兴教育,却被很多人诟病,说在下在挖天下士大夫的根基。不知,正阳认为,那些骂我的人遵从了夫子的教育吗?”

刘正阳微微一笑,这个问题他早有准备。他说:“当然是遵从了。夫子虽讲过有教无类,但同时也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见,夫子的本意,应该是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并不应该将教育普及到全天下的百姓身上。”

王烨说:“你不觉得这句话很矛盾吗?既然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那为什么在教育百姓的问题上就要那么保守呢?在我看来,这又是后人曲解了夫子的本意。”

刘正阳说:“是吗?这句话可是被无数大贤认同过的。辽侯可是认为,自己的学问超过了那些大贤?”

王烨说:“我自然是没有那么狂妄。但是,我还是认为他们说错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你说的那些大贤都是儒家的人。为了儒家的昌盛,他们自然要不停地迎合君主的想法。可是,我不会,所以我敢说真话。我不用讨好任何人,这是我比他们要强的。”

刘正阳有些无语。王烨的肆无忌惮他已经见识过了,但是这种毫不留情面的说法,他也着实是有些不适应。而且他心里知道,王烨说的是对的。以他的才智,他自然早已经看出来了,夫子的话确实是被人曲解了。可是,作为士人阶级的一员,他又觉得自己有义务维护士人的利益。

《庶民帝国》无错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庶民帝国请大家收藏:()庶民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