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失魂落魄的陶之亮,万般悲凉的肖挺,翟友明可谓满腹心酸说不出的无奈。
论处境,过去斗得不可开交的陶之亮、尚昭先后落马,自己还算侥幸;论地位,从常务副省.长到省纪委书计起码进步了几毫米——毫无疑问尚昭为了自保把付叶招供出来了,这些年来他俩都受了戴计田不少好处,承包矿井也有付叶的份儿,所以付叶不单单是没有“另有任用”的问题,今天都没出现在会场恐怕凶多吉少……
然而论来论去,所有安慰都抵不过一个残酷事实,那就是仕途到此为止,接下来跟肖挺一样等着退二线了。
须知*省.长宝座是翟友明近十年的梦想,也是他奋力拼搏、工作殚心积虑的动力!
原来瞄着尚昭接替陶之亮给自己腾位子,后来位子腾了却被于道明占着半个屁股,倒也没事至少留个念想,而今明确于道明为“代省.长”,自己的窝儿反被人占了,怎不欲哭无泪?
屈纪纲火箭般提拔为申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是方晟在于道明面前力荐,于道明通过数年观察确定方晟没看错,遂在此次黄树***结构性调整前向钟组部作了推荐。
看到于道明提交的材料,以及屈纪纲在百铁、七道两个城市的政绩,最高层觉得很诧异——黄树怎么会有这样优秀的人才,这样的优秀人才怎么会默默无闻?
正所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倘若屈纪纲不是方晟慧眼识才,倘若于道明对方晟的力荐置之不理,倘若于道明担心风险不敢推荐,一颗明珠就这样蒙于尘埃永不见天日。
某种意义上讲,方晟觉得屈纪纲在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等方面能力要强于自己,因为屈纪纲在上层缺乏坚定有力的支撑,商界缺乏长袖善舞的成功人士,赤手空拳利用体制力量制衡体制弊病,确实难能可贵。
蒋遥接屈纪纲的位置却是不得己的选择——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蒋遥原是龙泽常务副市长,各方面能力不算突出但也不差,被选中主持工作的原因在于底子相对干净,与陶之亮、尚昭等主要领导没有利益瓜葛,以七道基本成型的发展趋势至少保住屈纪纲的成果没问题。
再回过头看万般悲凉的肖挺。
说实在的,肖挺真应该好好向沈高学习平衡论,之所以一栽再栽,问题就在于没把握好平衡的分寸。
沈高成功之处在于两任省.长的相处上充分展现平衡艺术,放手让于道明、冉汉增做了很多实事,又牢牢掌控局势,不让省.长风头太盛;窦德贤、东方岳输就输在被爱妮娅比了下去,虽说地方经济得到快速提升,金融体系迅速成型,党风廉政建设如火如荼,在京都看来都是爱妮娅的功劳啊!
肖挺呢人是很精明,做事也有板有眼,与沈高两人都被于老爷子认为是“标准的政客”。
可政客与政客也有高低之分。
在双江,肖挺同样放手让何世风抓经济却没看住省纪委那摊子,被夏伯真、郑子健那帮家伙抢了戏,闹出天大的冤案;两次对方案**落得灰头土脸,虽说省纪委折了面子,难道申委不该某种程度负责吗?
很多事积累到一起,就形成京都以及外界对肖挺的整体观感,因此来说上次进局大热门意外败北确非偶然,而是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
到三相之后肖挺消停(消沉)了一段时间,眼看又到大换界了,脑子不禁活络起来,第一刀就准备砍下卫君胜。
该不该砍?
以卫君胜酒后失德的行为活该!
但刀分两种,硬刀子和软刀子,官至肖挺这样的级别如果做得策略一点,艺术一点,奸滑一点,无论如何不是今天的下场。
然而肖挺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即大换界在即出于多种考虑有打压地方系的必要,却疏忽了另一个方面,即势力平衡与妥协。
为全力保住儿子,卫卿手里有很多张牌,牌都打在暗处,张牙舞爪的肖挺反而被蒙在鼓里。
另一个突发状况是,刘首长遇险事件主要板子打在坦萨警备区和坦萨边防军身上,其实一介武夫懂什么?接下来不可避免要重拳清洗西北部边陲省份***,更要争取绝大多数地方系的支持。
几方面因素相结合,肖挺再一次成为平衡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