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不拘礼法,恃酒颓放(2 / 2)

评价、中国近现代─

胡适赞扬以白居易与元稹为领袖的革新运动,认为可以达到以诗歌造成舆论,而有助於改善政治。

因为陈独秀与胡适提倡新运动,在提倡白话、不避俗字俗语的风气下,白居易的诗歌因而很受推崇。包括陈寅恪、刘大杰、钱基博等,都给予白居易极高的评价。然而钱钟书对白居易的评价则不高。

评价、其他国家─

白居易的文集在日本受到高度评价。平安时代,菅原道真写汉诗,当时渤海国的人见道真的诗,认为与白居易的诗很像,这评语令道真很高兴,还特别记载下来,引以为荣。

魔侠守护者之一魔侠─6游

6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o年),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后人每以6游为南宋诗人之冠。

6游曾经请求废除凌迟,《请除凌迟刑》云:「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明尤存。感伤致和,亏损仁政,实非圣世所宜遵」,但未被朝廷接受。

6游出身於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6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6轸,祖父6佃,父亲6宰。 当时正值宋朝**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侵略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都汴京,他於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封建家庭虽带给6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o岁时与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6游亦另娶王氏为妻。

离婚后6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31岁游经沉园时,偶见唐婉夫妇,6游在沉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屡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沉园》。唐氏读了6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6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考试,因名次居於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徵税事宜覆大商」,为秦桧所黜。

桧死,绍兴二十宗的崇高地位。

第三期为蛰居家乡到逝世,现存诗65oo。数量之所以较多是由於他晚年未暇淘汰的缘故。此时期与农民接触较多,再加上宦海沉浮饱经忧患,并且其年事已高,因此风格转为清旷淡远的田园风格和苍凉的人生感慨。

不过即使诗风前后转变了三次,但是他诗中还是充满强烈的爱国情感,这也是他最大的特色与传颂千古的原因。其他也有较为平淡、清丽、甚至是奇谲的作品(诗集中有数百记梦的诗),不过那是少数。

《关山月》、《书愤》、《金错刀》、《农家叹》、《黄州》、《长歌行》等,均为其代表作。

另也工於词,纤丽处似於秦观,雄快处似於苏轼,爽处更肖辛弃疾。以《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卜算子》(驿外断桥边)等最为着名。

他的理论也具有相当影响力,主张诗文为泄人心郁闷的利器,又主张养气以求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