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唐将张纶浩州大捷,刘武周部将张万岁再受重创(1 / 2)

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942 字 13小时前

武德三年(620年)三月二十一日,行军副总管张纶在浩州击败刘武周的军队,俘获并斩杀敌军一千余人。

张纶,其事迹散见于《旧唐书·高祖本纪》《太宗本纪》《刘武周传》及《资治通鉴》武德年间记载。其原为隋末鹰扬府校尉,义宁元年(617年)随李渊晋阳起兵,是李唐太原元从将领,之后参与霍邑之战、河东之战,以骁勇着称。武德元年(618年)授左武候车骑将军(从四品下),次年随秦王李世民平定薛举,因功擢升行军副总管(正四品下)。其军事生涯高峰在武德三年(620年)河东战役期间,与李仲文协同作战,最终于浩州之战建功,后于贞观初年任灵州都督府司马,卒年不详。

武德二年(619年),依附突厥的刘武周攻陷李唐发祥地太原,河东道尽失。刘武周以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统兵三万南下,连克晋州、绛州,兵锋直指潼关。李唐面临立国以来最大危机,关中震动。秦王李世民临危受命,率关中精锐东渡黄河,于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与宋金刚对峙五月。至武德三年春,宋金刚军粮耗尽北撤,李世民率轻骑昼夜追击,于雀鼠谷一日八战,斩俘数万人。值此关键时刻,刘武周为牵制唐军,命骁将张万岁率偏师突袭浩州(今山西汾阳),意图截断唐军粮道,缓解宋金刚主力压力。

当时,浩州守将为并州总管李仲文,张纶以行军副总管身份率三千精兵驻防城东南二十里的孝义镇。此地控扼汾河渡口,既是粮秣转运枢纽,又是太原盆地南部门户。张纶深沟高垒,广设烽燧,设置了牢固的防御体系。

张万岁率五千步骑夜渡文峪河,拂晓突袭浩州城南粮仓。张纶得烽火急报,亲率八百轻骑驰援,命部将赵文恪引两千步卒沿汾河西岸迂回包抄。唐军利用晨雾掩护,以“纵队突击”阵法轮番冲击敌阵。

唐初的“纵队突击”在唐初统一战争中多次使用,例如苏定方征西突厥时,通过纵队突击配合骑兵侧翼包抄,有效瓦解敌军阵型。此阵属于李靖《卫公兵法》的战术体系,也强调“活用机动力”,纵队突击正是其“步骑协同”思想的具体体现。

此阵法是一种适应狭窄地形的战术编组,其核心在于通过多列步兵与骑兵的协同配合实现快速突击。根据文献记载,当唐军面临狭窄地形时,会将原本横列的步兵大队拆分为纵队突击阵型。

“纵队突击”阵以200个步兵大队为基础,拆分组建15个150人的核心步兵大队(每队由3个原大队组成),作为突击主力。

这些步兵大队被分为三列。第一列(战锋队),由85个步兵大队组成,直接承担正面突击任务;第二列(驻队),由85个步兵大队作为第二梯队,负责支援和轮换;两翼骑兵由80个骑兵大队部署于步兵两侧,提供机动支援和侧翼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