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这里暂时由我接管!(1 / 2)

第504章 这里暂时由我接管!

“装备库房里的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组!救援三脚架!防护救生器材!医疗急救箱!起重气…”

“算了,气垫不要了!太重了!其他的,全部清点出来,放到门口!”

“队长!训练器材库有一套老式的汽油破拆组要不要?”

“破拆器材,全带上!”

方淮该省省,该带带,在尽量留住配重载人的情况下,把重要器材全框上了飞机。

中队附近,也终于响起了疯也似的警报声。

“Wu…”

“前方车辆贵D32710,靠边!贵D32710,靠边让行!”

足足七辆车同时鸣叫着此起彼伏,喊话器的声音里都透着焦急,附近的居民,从没听过这个消防队发出过这样的强烈警报声,纷纷驻足观看,一些附近的居民楼里也伸出了脑袋。

这可是第一次飞行增援警!不表现,真要被甩地上了!

但他没想到是这么大面积的坍塌,150万方如果全是不规则的石头砸下来,足以覆盖十个足球场。

中队前院还是前院,但后院,如今已经称为大院了。

方淮脚步顿了一下。

“你等会!我先把米搬上去!”

他们都在疯狂表现着自己的精神奕奕。

“大概知道了,山体滑坡,一個矿和一个村!器材已经让新兵点出来了!人员的事,先让陈功把我点出来装备登记好上机再说!走!”方淮也没啰嗦,招呼着曹毅往大院走。

关了车门看到方淮,也没打招呼,走过来大声连问道:

“情况你晓得了吧?器材安排了没有?带哪些人去?”

车子呼啸而进。

“方队,这老切割机切不了石头了,拿不拿?”

消防部队,或许生活纪律,训练上有不如一线部队的地方,但有一点,是其他部队很难体会到的。

“所有车,全部停进大院!到直升机仓库旁边!”

曹毅抬手看了一下时间:“他说最多十分钟,现在应该快到了!”

“哎哟卧槽.”

“石头我们搞不了!得用挖机的破锤!拿!能切木头钢筋也拿!”

方淮甩了甩脑袋,摒除杂念,脚步再次迈开。

“让开让开!先把这个发电机搬上去!”

“擦,搬这个干什么?你俩也去?”

六七十个人,尚在他的预计以内,一个矿上的人要是多点,场内场外有几十个人倒也正常。

“急也没用,刘机长到了吗?”

因为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已经对直升机的性能了如指掌,飞机载重3吨,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就占了一吨半以上,剩下的一吨多,3000斤不到,他们就是再愿意挤,顶多也只能去二十个人。

人就像一根弹簧,韧性强弱需要挖掘,十分钟前还困得沾地就睡的战士们,一个个生龙活虎,大喊大叫。

从年后到现在,二中队训练都得穿着战斗服,就是为了突然的警铃,而且大警占比非常大,大家都已习惯了。

“走,安排器材上车!”

但是,支队还是让他们去了。

每个人,都很疲惫。

时刻处于战时。

依次进来的七辆车,身上全部沾满了泥泞,车上的人也没几个看见方淮的,全都在这铺天盖地的响动中,横七竖八靠着,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疯狂打盹。

头车看到方淮,正要打招呼,方淮急忙摆手。

操场上的跑道器材、二号楼,已经全部投入使用,整个中队使用面积比原先拓宽了三倍,如今的二中队,要进入前院,绕过主3楼,才能真正的观其全貌。

许多人觉得消防出动速度快得夸张,其实不是其他部队就没有这样的训练有素,只是因为消防时刻处于战时而已。

曹毅却边走边吼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山体滑坡!路上我们联系了那边的支队,初步估计坍塌超过150万方!一个都没找到!”

得到几分,就要付出几分。

但今天这警大得,汶川之后,他们还是第一次遇上,知晓内情的曹毅连停车都没来得及喊,车在门口一顿的功夫,直接开了车门,跳了下来。

一种不好的预感,在他心中弥漫。

坍塌量越大,生机越小。

一旦警情有需要,随时放弃休息,不能怕苦,不能怕死,不能喊累,战场纪律,随时都在发挥着作用。

抛开飞行员和干部,也就十五个。

“你懂个屁!方队说了,交通没了,后勤和救援一样重要!我们得去现场给你们生火做饭!”

宽阔的大院,直升机已经拉到了院里,驾驶员也上了机,所有人都在迅速往飞机上搬东西。

二中队,自从升格以来,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投入了这么多资金和精英人力,领导们都记得治下有一支部队堪称消防特种兵,大型火灾调他们,水灾抢险调他们,山体垮塌对外增援,也调他们,用得十分顺手,接二连三。

盘算体重的时候,到了。

“诶,方队!我才110斤!我肯定能去吧?”刘剑锋凑近飞机舱门边的方淮,自信满满道。

此刻,一人走了过来,腰跨把刘剑锋往旁边一顶,把他顶出老远。

“你跟老子爬!你个豁飘(瘦猴),山上全是大石头,你能搬得动几斤?方队,我去!两百斤的石头我都推得动!而且他们都没睡,我昨晚开车,睡了两个小时!我还干得动!”

吨位极大的陈郑海竟也不服输地开始表现了。

但这话一出,院里的所有人都瞪起了眼睛。

“哪个干不动?伱个死胖子,就你最顶不住!熬个夜就不行了!吼起要睡觉!”

方淮见状,凝眉摆手:

“别废话!快搬!去不去不是由体力决定的!我们中队是以技术增援为主,不是体力增援!重庆人多得很,团结得很!不需要你们去搬石头!

点到名的,着抢险救援服,跟我上车!

叶加洪!何志军!郝成斌!姜永慧!唐涛!沈大年!赵金成!王鹏!”

一连点了十八个人,点到的立马挺起胸膛答到。

衣服也基本不用准备,都在身上穿着呢。

都是抢险方面知识学习得比较好的,大多也都是多分队队员,其中有一个唐涛,还是专职队的,陆军退伍,体能很好,学起消防技能也如有神助,短短半年下来,器材库了如指掌,不少科目都达到了平均线以上。

这下,平时考试成绩不好的也萎了,连曹指导和黄指导都不去,他们也没话说了,只恨自己平时专业学习不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