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北之争(1 / 2)

上海人有个词,叫「不响」。

低调,看破不说破,不懂、不确定的事不讲,于无声处听惊雷,无色处见繁花,对应易经“谦”卦,两个字,是一套系统的人生道理。

部队的行事风格,却是另一套。军人要争先,是为要「响」。

这個响,是另一种响,不止是说话掷地有声,还有行动上的雷霆万钧,精神上的傲气铮铮。

所有人来这里,都是为了争个「响」。

首先为集体争,然后为个人争。

眼见这个江广文还在因为何志军而觉得贵州总队今年可能有响,大家都露出了一些“你丫不识泰山”的笑容。

光是情报这块,你们就输了。

不过也是,总队比武刚刚过去不久,而且,谁会关注一个小总队。

大家互看一眼,眼神里露出一丝戏谑,悄无声息确定了一件事:一定要低调,把方淮这张王牌藏住。

所有人都觉得,32家总队,他们总队在其中一点都不耀眼,肯定藏得住的。

于是,桂强等货立马大声笑道:

“军哥,你看看,我们就说你声名在外吧?”

“对啊,军哥,不用跟他们低调,永争第一!”

桂强一个二期,对第四年的何志军,“军哥”都叫上了。

何志军也感觉到了大家要把他竖起来掩护方淮的意思,竟也演上了,有些腼腆地笑道:

“我现在不行了,腰伤了,没指望喽!”

一副欲盖弥彰的姿态,明显吸引了对面这个江广文的注意力。

当老6的感觉,很爽啊。

唯有连序,微微摇了摇头,叹了一声。

你们特么想得也太多了。

不过,何志军的人缘,还是给他们获得了一些情报。

“你们把东西放了,赶紧去看看场地吧,今年的三米障碍板第五节有个小缝,辽宁总队的正在那研究借缝上板呢,横幅平台的抓手好像也是刚上的漆,有点滑,还有假人,脖子后面有个小扣带…算了,你们自己去看吧…狗日的,一天就研究这些后门。”

江广文似乎十分不忿辽宁总队找到了很多BUG的事,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倒了出来,很不想他们占这些便宜。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压根没觉得贵州总队有染指奖台的希望。

何志军和他一起比过武,他清楚,这不是个天赋型选手,是努力型的,而且标准的中等身材,再怎么练,有些科目也很吃亏。

反倒是辽宁,山东那批,大多是本地兵,一个个人高马大的,今年的负重科目多,很有优势。

江广文想着,看了看这批西南一米七几的小个子,一眼扫到了如今已经182的方淮。

这倒是个比武的好料子,不过是个实习军官,想必刚从军校出来。

军校能练出什么好兵。

今年他们比武指望何志军,怕是废了。

人群中的方淮似乎没有隐藏自己的意思,主动开口道:

“谢了兄弟,你们是哪个总队的?”

江广文迟疑了一下,后面的何志军道:

“江西老表!”

“哦,谢了,老表!”

听到是郝班长的老乡,方淮脸上露出了笑意,转头道:“走吧,先把东西放了,咱们去场上看看那帮给咱们出题的鳖孙儿自己能不能合格。”

这下,大家都笑了起来,一群人乌泱泱就上了四楼,往走廊里面走去。

今年的辽宁总队得偿所愿,把他们研究的打铁操搞进了全国比武,却赢得了全国同志们的敌意。

江广文则发现了这群人里主事的好像是这个年轻的实习军官,不禁摇了摇头,感觉贵州已经垫底的命运,对这支队伍失去了兴趣,回了自己的寝室。

哎,南方,今年恐怕难了。

在北方今年的强势面前,南北两界,又成了个模糊的大集体。

方淮倒没这个觉悟,或者说,他一切的准备已经做完以后,到了这个地界,他的关注重心就已不在比武上了。

他来,有另一项重大任务。

于副局给他的五个名额,他可是憋到现在了,一直没发话,等的就是到全国赛场发掘人才。

不能照着比武成绩前列的挑,而且还得尊重别人意愿,他就必须细细了解,并且打开麦克风交流了。

一到寝室门口,背着手东看看西看看,骤然发现门上贴了张表,标示着走廊尽头挨着的两间是贵州总队的寝室,并且上面贴了人员名单表。

这下,就让他有了兴趣。

他的记忆重现之下,前世在机关工作看到过的一些简报,上面全国比武黑马的模糊名字,又有了点印象。

还是记得几个的。

重点挑一挑09年以后比武获得高名次的,万一今年也在,并且还没出头,那就是他重点攻克的对象。

于副局估计也万万没想到,方淮挑人也是有挂的。

方淮进寝室迅速换了抢险救援服,背着手出来往外走,边走边看各总队寝室的门。

湖南总队就在他们旁边。

过去这一看,就看到一个。

曾杰毅。

这名字,周参谋长还说过,不过参谋长连名字都记反了,说的是“曾毅杰”。

后世退伍了他都见过曾杰毅的报道。

“中国好人”称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消防训练先进个人,湖南十佳青年卫士。

不过算了,湖南碗里的肉不能扒,胡培洲得活劈了他。

而且也扒不动。

因为这人他认识,并且非常熟。

培训班,11号。

很难想象,一个身负这么多荣誉的消防战士,是个天天和人斗嘴的逗B。

哎,流口水啊。

这货可是个天赋型选手,而且性格方面,要是来了二中队,估计叶加洪和陈郑海都不寂寞了。

又往旁边走。

广东。

广东牛人可多。

全国消防第一铁人,消防许三多,双料冠军彭志坊……

好像今年年底才入伍。

不过,这一世,恐怕没有他出头的机会了,他成名第一战就是全国大比武的消防铁人竞赛,方淮已经准备把这个根都给拔了。

修罗场,也是成名场啊。

方淮长叹一声,继续向前走去。

震撼。

一些不起眼的名字,却是日后消防部队的铁军根基。

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情,其实全国消防的名人并不多,有些人是某一届比武成名的,可在此之前,可能已经来过好几届了。

不一定是他们比别人更有资质,有可能只是他们比别人更有机遇,更坚持。

这个意识,让他决定换个思路。

不必朝着那些后世成名的挑,二中队的机遇条件完全足够,人才,他自己来培养。

机会不多,要好好挑,特长方面也可以考虑。

训练训练,就算体能不突出,是可以练的。

连黄勇都没能参加,这里的人,全是几千乃至上万人的总队里挑来的,哪个底子都不会弱。

也可以说,每个站在这个赛场的人,都有成名的机会。

就是不晓得,这种档次的精英被他一下骗走五个,会不会引起众怒。

二中队的罗也被调到重庆这事,贵阳支队可是念叨了许久。

所以,首先确定一件事:羊毛不能逮着一家薅,否则人家可能真要骂上部局。

话说,这次重庆总队的名字里,罗也也在。

据说前年参加了全国大比武,跟何志军配合很好,体能也相差仿佛,只是因为挂钩梯发挥不好,个人总分才无缘总名次。

嗯,罗也算一个,可以聊聊,咱们有实力了,把人要回来,名正言顺。

“方淮,都收拾好了,咱们下去看看?”

桂强的声音从楼道里面传来。

方淮招手:“走吧!”

此时,江广文脑袋也探出来了:“等等,我们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