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初露锋芒(1 / 2)

正独自感慨着,孙清臣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随后孙清臣听到了一男子的说话声,门打开以后,孙清臣却看见了一张陌生的中年男子的脸。

那男子一进屋就看向孙清臣,冲他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孙清臣,城主如今要去攻打金州府,特命我来通知你。”

随后那门口的士兵探头望了一眼,又收回了视线。

徐德远快步走了进来,随后将孙清臣拉到角落,压低声音说道:“孙县令,我是徐德远,徐振英的亲伯父。”

孙清臣倒是听说过这么一号人物,只是这人一直躲在房间里不出来,因此他也没见过徐德远的样子。

不过孙清臣此时对徐家人可没什么好印象,可他急切的想知道城里的情况,只能冷着脸说道:“城里出了何事?为何明明先前还吵闹得厉害,现在百姓们却全都关起门窗来了?”

“出大事了。徐振英杀了转运司的官员,宣布造反,如今正往金州府方向去了,估计是准备攻下金州府!”

“什么?”孙清臣不由得大骇。

他心中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徐德远却紧紧抓着他的手,一字一句说道:“孙大人,我不怕实话告诉你,徐振英造反是她一人之事,与我徐家二房没有关系,我徐德远深受皇恩忠君爱国,不可能做出此等谋反之事!事不宜迟,你现在告诉我,有没有能够阻止她的法子?”

孙清臣蹙眉,“深受皇恩?”

“实不相瞒,徐振英并非是什么良民,她不过是一流放到黔州的犯人而已!在没有流放之前,我官至御史中丞,因木材案受了牵连,全家被发配至黔州。徐振英此人,手段毒辣,将我变相软禁在房内,并做下此等罪恶滔天之事,我断断不能容忍!于是我趁着这次城乱跑出来,就想问问孙大人,眼下这情况该如何是好,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徐振英这妖女真的踏平金州府!”

“御史中丞?”孙清臣这回是彻底震惊了,他不是没有怀疑过徐家人的身份,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们竟是一群流放犯人,“徐大人?”

这么一想,孙清臣好像有了一点印象。

怪不得他最开始总觉得这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

没有时间考虑其他,有人愿意帮忙自然是最好,更何况此人还是反贼徐振英的伯父,孙清臣感动的抓着徐德远的手,“多亏徐大人相助,若这次造反事情真能平息,徐兄功不可没,我一定向陛下上书替徐兄美言求情,兴许能助徐兄官复原职也未可知啊!”

徐德远却一脸愧疚之色,“圣上不怪罪我,不把我视做那妖女一党,于我来说就已经是天大的福分,哪里还敢奢求其他。”

“徐兄,事不宜迟,如今城内是什么情况,你快说与我知。”

“徐振英和转运司的人因为税收一事没有谈妥,就鼓动老百姓杀了那两人,现在她已经带人去攻金州府了。”

孙琴轩急道:“岚县离金州府不过四五日路程,她带了多少人马?”

“至少有两三千!”

“两三千?不妙啊。”

“孙大人这是何意,金州府好歹是一府城,按理说府内至少有守卫兵几千,为何孙大人一脸愁容?”

“那是以前!如今国库空虚,卫所本就减员清退了许多老兵。更何况如今黔州那边在打仗,金州府的精锐都被抽调过去支援。如今金州府根本就是一座空城。”

徐德远惊呆了,“金州府守备竟然如此松懈?”

“怕是情况比我们预想得还要糟糕。更不用提徐振英手底下的那些士兵,各个都是勇猛非凡以一当十,怕是不消几千,几百人就可以兵不见血刃的拿下金州府!”

徐德远只觉得眼前一黑。

此刻他真是恨毒了徐振英,想他徐德远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从此将被扣上乱臣贼子的帽子,他就恨得咬牙切齿。

“徐兄,你切莫再耽误。我现在写一封血书,你立刻送往黔州府的白将军那里,告知他金州府的情况,请他速速派兵支援!否则金州府一定会沦陷反贼之手!”

“白将军?可是汴京武侯白侯平的儿子白慈恩?”

“正是他!”

说完,孙清臣咬破了手指,撕下自己身上的衣裳,含泪泣血的写下了一封手书。

徐德远心内焦灼,他本想借此机会奋力一搏,谁料孙清臣却要他去黔州前线?

他只是一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如何能跑到前线去?

更别提金州和黔州两地丛山峻岭,到处都在短兵相接,他怎么才能保证自己安全抵达?

可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将自己从这场造反闹剧中摘出来,徐德远只能孤注一掷!

若是成了,兴许陛下会网开一面,免除他的罪责,甚至让他官复原职。

说不定还能治徐振英一个死罪!

从此以后,他就彻底逃离徐振英的魔爪,他就可以将二房狠狠的踩在脚下!

徐德远将那封血书紧紧的揣在自己胸口,就仿佛揣着自己未来的前程一般慎重,“孙大人你放心,我就算拼了性命也一定将这封信带到!你且等我的好消息!”

——————————————————

金州府城破了。

夜晚,铁蹄漫过,青石板上不断发出让人心惊胆战的声音。

城门远远就传来了骚动。

百姓们早就关门闭户,躲在家里瑟瑟发抖。

但凡城破,贼军总是要烧杀抢掠一番的,更别提焚烧粮草、掳走女人等恶行。

那掳走的妇人自然是饱受凌辱,即使是找回来,也只能家里悄悄处理,再对外报一个暴病而亡。

整个金州府弥漫着一种绝望而压抑的气氛。

金州府通判一家除了周老爷在衙门那边,其余女眷带着孩子纷纷躲在房内,又令府里家丁拿着大棍子抵住大门。

每逢破城,总有宵小趁机闹事,抢劫的、杀人的、偷盗的,层出不穷。

通判的长女周厚芳不过十六岁,正在家中备嫁,眼瞅着下个月就是婚期。

她虽然没有经历过城破,却也听家中爹娘讲过,“若是被掳走了,我就咬舌自尽,绝对不让爹娘脸上蒙羞!”

她和几个姐妹都这样说着。

不过这一次,城中骚乱并没有维持多久。

从下午到黄昏,大约只有两个时辰,外面的骚乱就停止了。

众人胆战心惊的听着外面陆陆续续传来的哭声、尖叫声、走路声,有胆子大身手好的家丁拿着刀,一起相约着出去打探了情报,回来时显然神情都松动了几分。

“是岚县的山大王打来了!太太小姐们莫慌,如今乱军冲入了城里,只是捆了府君和老爷他们,说只要我们乖乖听话,乱军绝不乱杀!”

“岚县的?”大太太握着女儿颤抖的手逐渐稳定下来,“就是养猪的那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