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真相藏在这些书中 灵异元素谨慎购买……(1 / 2)

圆圆记事 竹笋君 9609 字 10个月前

史姑娘的人像是木刻的, 大概只有五十厘米高,她的生平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几乎跟她的像差不多大。

上头用的是一种很口语化的表达,跟大白话没什么区别。史湘湘看了个开头就激情输出了一通, 这时候空下来了又返回来津津有味地看。

史湘湘有点鄙夷:“这种白描方式跟我也差不了多少。”

段圆圆:“所以外界对度人庙中的女人像很怀疑,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宁家自造的‘伪史’。”说到最后两个字, 她紧急刹了下车, 现在一个姓宁的男人正站在旁边, 这么说太没有礼貌了。

宁宣没听清楚段圆圆在说什么,但靠猜也能猜得七七八八,他脸上一点怒意也没有,甚至还云淡风轻地接了下去:“我的老师说,把这些东西合起来很像一本现代人的记录, ——像一个姑娘穿越到古代, 然后记下了自己看到的一切。”

他盯了一眼周围, 坦然地说:“天方夜谭。”

连宁家人自己都不信, 段圆圆一下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但就算是个不知真假的故事,这也足够让人愤怒。

上边记载说,史姑娘家是做茶叶生意的, 祖母养死了几个孩子又想养她的哥哥, 史家父母只剩这一根香火,当然不肯把孩子再交出去。

史姑娘在这个时候第一次表现出了不一般的觉悟, 她站出来说:“我愿意替哥哥去照顾老太太。”

读到这里段圆圆皱起眉头,她不认为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真的能说出这么深明大义的话,这太违反人类天性了。

这个“史姑娘”像被人为造出来的幽灵。

不管怎么说,史姑娘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了,孙女孝顺自然祖母慈爱。

老太太舍不得孙女嫁出去, 最终给她在能干的下人中挑了一个夫婿入赘,暂替尚在念书的亲孙子扛住家业。

事情就是从这里起。

史姑娘的哥哥史二郎中举之后顺理成章地接手了家业,他荣归故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出身低贱的赘婿赶出家门,想要为史姑娘再谋一门好亲事。

史姑娘又一次“觉悟”了,她说嫁夫从夫,自己已经是赘婿的人,怎么能留在家里再嫁?

史姑娘担心出身低贱的丈夫让兄长颜面扫地,甘愿收拾嫁妆跟着赘婿到外头去过苦日子。

这是何等的节妇?段圆圆忍不住感慨。

史二郎很明显也被感动了,他为这个赘婿改了良籍,给赘婿在城里分了一座小宅子,不至于让妹妹蒙羞,又时常接济赘婿父母兄弟。

好景不长,很快土司动乱,史二郎当时在郊外喝酒没能及时回来,赘婿一家都以为他死在了城外,为了保命,长相秀丽的史姑娘主动请缨说愿意以身活人。

赘婿一家痛哭流涕求她留下来,史姑娘固执己见,她把自己用一千钱的低价嫁卖给了守城的于狗儿为妾,让赘婿带着一家老小带着金银细软偷偷溜到了乡下种田。

于狗儿看史姑娘谈吐说话都不一般,经常问她是哪里人,史姑娘只是坐在家中默默地做针线,瞒下了自己姓史的真相。

城里流血流得越来越多,于狗儿得到了一个外出剿匪的机会,他想带着剩下的正头婆娘一起出城,把婆娘送回乡下和父母孩子团聚。

史姑娘年轻貌美,在路上和家里都是个活靶子,于狗儿起了把这个美妾转手的念头。事有凑巧,史姑娘转到刚死了媳妇的宁老二手上。

宁老二认出来这是姻亲家的姐妹,两个人谈话之后,他感动于史姑娘的大公无私,于是花了二十两银子把人带回家好吃好喝,和和气气地招待。等城门一开,宁老二就领着史姑娘去了史家。

史家是当地有头有脸的大家族,史姑娘短短半个月嫁了两次人让史家丢尽颜面。史家人却对这个姑娘十分优容,史家父母说这是世道之错,非女之错。接着史二郎怀疑是赘婿哄骗诱拐史姑娘私自改嫁,迅速到衙门状告赘婿嫁卖生妻。

赘婿一家都被抓了起来,赘婿被杖责一百,史二郎收回了送出去的宅子,皮开肉绽的赘婿拖着病体缩到了城隍庙里边挨日子。

二十三岁的史姑娘也被接回了史家,为了不使丈夫含冤,不使家族蒙羞,她爆发出了一生一次的“高光”。

——“史姑娘‘从容自尽’了。”

这份觉悟让她被永久被葬在了宁家祖坟,成了宁老二的贵妾。

段圆圆读完这份生平,顿时明白了不少,这样就能说得通为什么史姑娘的像如此与众不同。

因为度人庙只有她是以妾的身份进入宁家的。

那史姑娘旁边那个矮小瘦弱斜眼看着她的老妇人又是怎么回事?是史老太太么,可她又没改嫁到宁家。

一个“失节”的中上层妇女,能这么容易就进入宁家祖坟吗?这完全说不通。

段圆圆觉得更可能是宁史两家达成了某种约定。

现在这种故事不算什么好东西。

史姑娘受到的香火很少,段圆圆在网上搜了一下,零星几条内容都是在唾弃“史姑娘”是惊天动地第一恋爱脑,比王宝钏都可恨,活该她死。

史湘湘看完终于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她愤怒地说:“这鬼地方就是个变相的贞洁牌坊,一个人怎么可能‘从容自尽?’唐僧的妈是自尽,妖怪公款吃喝,完了照样上西天,温娇忍辱负重,等到大仇得报,她一点福没享说了句自己‘不洁’也自尽了,她们是为了不当‘罪人’自尽的,屁的从容!”

史湘湘回味了一下,觉得自己说得不错,很快坐在花坛上把这段话又编辑了八百字,发在朋友圈。

宁宣的姐姐,新娘宁玉未第一个点了赞。

宁玉未:这庙子早该拆了。

史家父母紧随其后,感动地发了三个哭泣的表情。

史妈妈:女儿,你懂事了。

史爸爸:爸爸的乖娃娃不吃野菜吃山珍。

两口子泪流满面,看来度人庙专治恋爱脑,早知道就多捐点香油钱了!

段圆圆盯着史湘湘手上吃了一半的莲子糊问:“你这个是从哪里买的?”

史湘湘指指门口:“刚刚有个姑娘跟她家婆在摆摊,很好吃,你要不要去买?”

徐志远奇怪地看着她:“门口没有卖莲子糊的婆孙,我一直跟着你都没看到你什么时候买的。”

史湘湘看着喝了一半的莲子糊,骂了句脏话,她以为是其他三个人合伙骗人,还跑出去问了一圈。

卖莲蓬的大爷翘着二郎腿慢悠悠地说:“莲子糊?庙里有食堂,你进去买吧。”说着他还提醒史湘湘,“我们庙里不许带外头的东西进来,也没小摊摊,食堂莲子糊十八块一杯,不如忍一忍到外头买,才六块钱。”

他坐在大门外卖的,不算违规。

那她刚刚喝的是什么?史湘湘没顾得上说谢谢,扭头对着草坪开始干呕。

吃下去的莲子糊不见了,史湘湘胃里空空的只吐了几口黄胆水。

段圆圆看见一个影子慢慢钻到了史湘湘的影子上,她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史姑娘”。

吐完过来史湘湘心里毛得厉害,但开口第一句却是反驳记载,她眼冒凶光地说:“不,不是这样!”

“那是怎么样呢?”段圆圆盯着她的影子问。

史湘湘有点儿茫然,但她有强烈的直觉,就好像有个人站在她耳边说,上边记的东西不对!

这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战栗,史湘湘头皮发麻,好像“史姑娘”就是她一样。

徐志远多少有点不自在,一是被莲子糊搞得心里发毛,二是共同阅读史姑娘的故事后,他觉得周围人看自己的眼神都有点微妙。

史湘湘说不出个一二三,徐志远也觉得理所当然,史湘湘是瘟猪儿她靠家里的钱念大学,跟自己这样真正的社会精英不一样。

徐志远体贴地揽住史湘湘说:“出去吧,天这么热,你妆都化了,我们找个地方吹空调歇一歇。”

史湘湘想到莲子糊又恶心又害怕,飞快说了句好。

段圆圆又扫了一眼地上的影子。

刚刚爬进史湘湘影子里的“史姑娘”顺着两个人合二为一的影子慢慢爬到了徐志远身上。

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两个姑娘脸色都不好,又不想回宁家闻烟味,宁宣只能开车在周围找了家冷气很足的馆子进去开了个包间,

包间布置得很有格调,一看就价格不菲。

宁宣把菜单递过来段圆圆才发现这是刘贞糕点铺。

刘贞糕点铺在全国都很有名,老板娘四十多岁,至今单身,是个很有魄力的女人。刘贞出身在贫困的山区,从小就帮着家里割猪草养猪,读完初中她就自己跑出来摆摊卖馄饨,挣了第一桶金够她边念书边开店,不到三十岁已经靠着手艺成了住上大平层的富婆。

她很少说自己的经历,当然人怕出名猪怕壮,从“世界一味”栏目来过之后,刘贞山区养猪女的身份瞒不住了,她钱赚多了也想开了,反而把自己的经历做成广告在店里循环播放,力图进门的顾客看了能多消费。

很快上了一桌子甜品。

“东西好吃,但吃相太难看了,谁会这么贩卖自己过去的经历?”徐志远很不喜欢刘贞。

段圆圆和宁宣都没开口,不喜欢也没见你少吃啊!

史湘湘脸黑了:“人家又没说假话,再说她好不好关你什么事,偷你的抢你的了?又不是吃软饭的小白脸!”

徐志远脸色也不好看了,史湘湘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家里有几个臭钱吗?他都同意入赘让孩子改姓了,这么大的牺牲也不值得她敬重?

他飞快算了下价钱,把自己吃的那一份单独列出来想要结账。

宁宣看他拿钱包立马误会了,他跟两个姑娘都沾亲带故,在他看来这是宁家“家宴”,吃得是简单了一点,可也轮不到一个明摆着想吃绝户的男人雄鸡展翅,他飞快把服务员叫过来又点了一堆,然后把卡递过去让她结账。

徐志远自尊心受损,冷冷地瞧着史湘湘不说话。

史湘湘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一直小心地赔着笑脸,她解释:“我真不是在说你,我给你花钱都是我乐意的!”

段圆圆笑喷。

“史姑娘”的影子也从徐志远身上微微抬头,凝视着不到一臂之距的史湘湘。

看来“史姑娘”见不得恋爱脑啊,段圆圆还没出声提醒史湘湘,徐志远听到这话,直接站起来红着眼跑了。

这一跑,“史姑娘”也跟着走了,显然徐志远恼羞成怒的样子更让她倾心。

段圆圆收回目光,对于这些鬼怪她也无能为力。

史湘湘脾气也不好,看男朋友这么下自己脸也不说要去找他的话,只是嘴挂油瓶大口吃奶油。

成功撵走了不速之客,宁宣对史家父母有了交代,吃完就领着两个人回家。

史湘湘精神好了很多,只是觉得很疲倦,一上车就睡着了。

宁宣让段圆圆坐到副驾驶,留下史湘湘一个人在后座睡得四仰八叉。

“她身上有什么?”他攥着方向盘问。

在度人庙里宁宣就很在意这个,段圆圆看史湘湘的样子让他发毛。

段圆圆从镜子里看了一眼在打呼的史湘湘,小声说:“她吃了史姑娘做的莲子糊,被她附身了。”

宁宣一下从脚后跟凉到天灵盖。

段圆圆提醒他看路,心里也有点忐忑,宁宣是精神科大夫,他今天对自己这么特别,难道一直是来自医生的关怀?

宁宣:“它现在在车里?”

“跟着徐志远跑了。”段圆圆说。

宁宣:“那就是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