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第 114 章 快过年了宁家里……(1 / 2)

圆圆记事 竹笋君 5128 字 10个月前

快过年了, 宁家里里外外都在收拾东西,宁老爷已经出了孝,家里人犯不着战战兢兢地穿素色衣裳, 宁宣跟段圆圆说家里这几年丧事太多, 孝衣孝布都不要留下来,让刘怀义和老魏通通拉出去丢了。

白麻布也是布, 一般的麻布一钱到三钱银子一匹, 一匹三丈(九米左右), 宁家人为了表示孝心用的是最差的一钱麻, 下过几次水硬得跟被盐泡过似的,颜色也黄得像污渍。

刷马桶的丫头小子都嫌,外头露胳膊露腿的乞丐不嫌, 都在门上等着宁家丢丧布。

不收不知道, 一收吓一跳, 宁家收拾出十好几桶布出来!

这得死多少人才有这么多东西?乞丐哆嗦着包着布晚上都不敢一个人睡。

卖菜的看着也发寒:“宁家可真够晦气的, 我卖菜都不乐意从他们家跟前过,上回我家那个蠢猪不知道,搁宁家门口给门房讨了碗茶喝,回头就踩一脚狗屎。”

杜嬷嬷跟青罗没事就溜到灶上跟绿意一起装腊肉,听绿意这么一说回头就给段圆圆学了一遍。

段圆圆默默想,也不怪人家心里发寒,宁三老爷老太太宁一老爷跟消消乐似的一下都没了。别人家结婚都没宁家做丧事勤快。

她不在意段裕受不了了, 跟他说要在家弄弄水陆道场,让宁宣花钱请周围邻居吃点儿流水席。

宁宣也由得他折腾, 最后还是没折腾起来。

瘦了二十多斤的宁文博带着丫头小子浩浩荡荡地从老母亲的坟边上回来了。

段圆圆在给段家收拾年货,段裕在宁家待了小半个月,段家已经来信催他回家过年。

段裕不想走啊, 他平时念书没空在宁家待着,姐夫对姐姐怎么样一天两天的也看不出来。

段圆圆一逼他,他就溜到外头找同窗看戏吃饭。

刚装完一箱子糕饼点心,伺候小五小七的两个婆子屁滚尿流地从外头进来磕磕绊绊的说:“大老爷回来了,太太让咱们都过去请安。”

宁文博没来信说他今天到家,就是想出其不意地回来给家里一个大惊喜,顺便看咖啡他不在的时候家里究竟是怎么过的。

段圆圆放了东西匆忙梳了一遍头,让人给宁宣和段裕带话。

小五小七脸色青白,缩在段圆圆身后叫嫂嫂,惊恐地说:“爹是不是要把我们卖了?”

她们现在吃得饱穿得暖,又有人爱,再也不想回到暗无天日的小门里等稀饭配红豆腐吃了。

段圆圆竖着眉毛道:“他不敢!别怕过去了跟着我低头叫爹,多跟他撒撒娇,剩下的有大人在,你们在家把身体养好快快乐乐地长大就成了。”

两个姑娘脸还是白得要命,在江南的时候她们成天盼着爹来屋子里看她们和姐姐。姐姐总会亲自下厨炖鸡做鳝丝面出来。鸡加了很多菌子还有白果和药材,吃着有点甜药味,鳝丝被腌过后又煸过,煮软了比面条还好吃。

姐姐端着两个大碗露着胳膊膀子进门,两个人先嘻嘻哈哈地说话,接着爹就开始喘气,娘唱的曲儿也成没词的了。

很快爹开始打咕噜,姐姐就披着衣服把残羹剩菜端到厨房下锅重新热一热端给小五小七吃。

鸡腿和鸡翅膀回回都没有,鳝丝面也烂糟糟的。小五小七吃着还是快活得不得了。

肉啊,这个味道也就是爹来的时候能尝一会儿,隔壁的弟弟妹妹都馋得流口水,求她们好久小五才舍得给一块鸡脖子出去。

自从姐姐和他们被齐刷刷地按在院子里磕头,接着就跟狗似的被捂着嘴拖出去以后,小五小七想到这个爹就腿软。

正院里都是人,一个接一个地在二门在给宁老爷磕头。

屋子里白东西已经不见了,宁文博在乡下吃斋念佛去了层肥油,瞧着比前两年好看不少,他仍穿着陈姨妈“做的”那件毛衣,配着长袍子不伦不类地坐在椅子上喝茶。

段圆圆一进门,伺候宁文博的丫头就慢悠悠地抱着蒲团放在段圆圆跟前。

段圆圆愣了一下,走过去一脚踹开蒲团,对着宁文博浅浅蹲了个福就起来了。

还摸着肚子说:“爹啊,我实在蹲不下去,你别怪我。”

宁文博看她肚子鼓得高高的也没说什么,还笑着问她身子骨怎么样,家里婆子奶娘还缺不缺。说要眼珠子滑到两个打扮富贵的小丫头身上笑:“这是哪家的孩子?模样怪喜人的,过来我瞧瞧。”

段圆圆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小五小七还是他关照过的“爱女”,这才多久自己孩子都认不得了?

小五小七看脸也没认出来这人是谁,还是低头看鞋子认出来的。

如意不许她们抬头走路,她们看宁文博鞋子的时间比脸久,宁文博右脚比左脚大,右脚的鞋底子也比左边磨得快,每次都的多纳几层底。

小五小七盯着鞋想原来真的是爹。

段圆圆不怕宁文博,看小五小七头低下来,小声地喊:“把头抬起来,去叫爹。”

磕头两个字在她嘴里转了一圈还是没说出来,虽然底下人仍旧把磕头罚跪当喝水,可她没那个兴趣也让人去磕头。

她都没跪着,小五小也七是家里正儿八经的姑娘,干嘛教她们这个呢?

宁文博听着两个孩子清脆的“爹”,脑子里嗡嗡的,也没理下头两个姑娘,先去找陈氏的脸?

陈姨妈温和地对他笑了一下,招手叫小五小七过来,笑道:“家里孩子少,这两个老在老院子里待着也不好,以后就让她们陪着我玩玩。”

她们怎么会还在家里?

宁文博边笑边想,逐渐想起来怎么回事了。

她们那个娘本来是他精挑细选选出来送给盐商的,那姑娘特别漂亮,八九岁死了爹被卖给县官婆娘做奴才,琴棋书画都被老爷偷偷叫人教着会一些,十三四岁长开了,主母说她勾引老爷就把她卖了。宁文博常在衙门走跳,也被她伺候着喝过两杯茶,听到动静立马出了八百两银子把她买下来偷偷养在宅子里,想着等人长大了就送出去换点儿生意。

这姑娘是真有本事伺候了两次人就给他弄了一张盐引出来,只可惜这姑娘被他养出了感情,不想盐商一心要给他生孩子,最后他也没把持住,很快小五小七就出生了。

起初宁文博也不在意,他还怀疑过两个丫头片子不是他的,等人慢慢长大了露出一一分姿色是不是他的宁文博也不在意了。

是美人就算他没白养!大了正经嫁出去也是家里的助力。

只是如意这蹄子醋性大,非要把她们娘卖了,那时候宁文博已经没什么兴致去瞧她们娘,想着让爱妾乐呵乐呵也没什么不行,再说宁明也大了,下人面前也得给他点脸,不然回了宁家更没他们娘儿几个站脚的地方,如意一说,他想了下也由她去了。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如意卖她还能卖到什么地方去?反正屋子里那一大群都是添头,没几日宁文博就看到如意头上打了只实心的金簪。

两个丫头也不知怎么越养越瘦小,宁文博想着多半指望不上这两个东西,慢慢也就把她们忘了。

上次卖如意他都没想起来有这号人!谁知道她们竟然还能钻出来?

要死的东西,好不容易陈氏对自己回心转意,她们跑出来做什么?这不是讨债鬼投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