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心里第一位 陈姨妈懒得去跟宁家人……(1 / 2)

圆圆记事 竹笋君 5073 字 10个月前

陈姨妈懒得去跟宁家人打交道, 又都是小辈,更没什么好说的。

宁宣本来还不想叫表妹去,宁大的本事他知道, 万事不会只会花钱的东西, 家里指不定乱成什么样,之前分家打官司吃了那么大的亏, 他能给自己好脸色么?

段圆圆坚持要去, 薛珍孩子满月都过了, 这么无声无息的,家里再不去个人, 成什么样子了?

现在好不容易把那三兄弟赶出自己家,他们越闹腾, 她和表哥当然要越仁慈越大度, 而且她也是想探望薛珍的。

她生了一个第二个宁珠。

这句话把宁宣堵得哑口无言, 他只能跑去跟陈姨妈打小报告。

现在他是越来越拿表妹没办法了。

宁宣坐在凳子上给陈姨妈剥南瓜子, 剥完了分成两盘子, 一盘子放在帕子里,一盘子送给陈姨妈。

他道:“娘,你也说说表妹, 她大着肚子怎么去?”

陈姨妈接过瓜子笑:“你让她出门转转怎么了?天天在巴掌大的院子打转, 谁坐得住?”

宁宣不是不愿意带圆圆出去, 这不是这两年都没事情一连串,家里人都没怎么出门啊。

他张张嘴还要说, 陈姨妈直接发火了:“我怀着你怀着你姐就被你家关着。”

那会儿武家老两口去世,不说披麻戴孝,上门插柱香总要吧?结果老太太老太爷都不让,说她姓陈不姓武, 平白无故地跑过去给武家人戴孝不像话。

就因为“不像话”三个字,陈姨妈一辈子都耿耿于怀,“难不成我的侄女也跟我是一样的命?”陈姨妈道。

这简直是胡搅蛮缠,圆圆又不是要回娘家奔丧,

宁宣还是没顶得住这话,只能站起来赔礼道歉,陈姨妈看都不看他,丢下话就跑了。

晚上陈姨妈让厨房做了一桌子菜,桌子下头放了五个凳子。

小五小七长得矮,凳子更高些,圆圆怀着孕,凳子更软和,陈姨妈早早给自己占了一个坐着。

也就是说,没宁宣的份儿。

宁宣站在屋子里有点好笑。

人家都说老小孩儿,娘怎么也越大越小了?

段圆圆不看他,径直溜到陈姨妈跟前坐着。

陈姨妈让人给她打了一碗黄瓜汤在碗里说:“你年纪小,经不住饿,先吃吧,你表哥刚从外头吃了回来,他得消化了再吃。”

宁宣低着头没吭声,段圆圆差点笑破肚皮,捧着碗不停往嘴里扒饭塞菜。

陈姨妈又催小五小七吃。

小五小七没胆子坐,大哥都没坐呢。

三花慌忙说:“两个姐儿下午吃多了糕,也没消化呢。”

陈姨妈也不为难她们,让人带着饭菜给几个人提回院子里,让她们饿了再吃。

小五小七如蒙大赦,说是娘是嫂子,两个人都不是三岁的孩子是七岁多的孩子,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人家共享天伦之乐,她们凑过去是惹人烦。

还是自己有个窝最好,小五吃着鸡腿问三花:“大哥难不成还会吃剩饭?”

她们在船上伺候宁明两口子就是这样,哥哥嫂子吃饭,其他人就在旁边站着,等他们吃剩了,丫头婆子才会领着她们坐上去吃。

原来大哥跟爹和哥哥不一样啊,他才是吃剩饭的那个。

两个人边吃饭边想。

陈姨妈胃口小,吃了几筷子就不吃了,段圆圆的剩饭,宁宣已经吃惯了,他捡着剩菜吃了一肚子也不生气,就是头一回发现,娘原来脾气也不小,小时候有人跟他说娘的逃荒事迹臊他。

宁宣都以为是开玩笑的,现在他是真信了。

段圆圆说:“该!叫你告我黑状!你再告就再让你做小媳妇儿!”

绿意提着大食盒站在门上,听得脚肚子打颤,死活喊不出声。

宁宣看她在外头探头探脑的,刚想发火看到食盒就春风化雨,他声音低了八度说:“拿进来过我看看你们奶奶晚上要吃什么?”

段圆圆早就吃饱了,晚上她吃多了睡不着,夜宵当然不是给自己的了。

看宁宣眼睛亮亮的,段圆圆也知道表哥猜着了,她用扇子挡住脸不说话。

宁宣打开食盒,里头摆的是一碗麻辣鱼羹,调料放得多,味道像胡辣汤,段圆圆闻着也不犯恶心。

但让她吃是是不了了,

可宁宣爱吃水里的东西,他喝了两大碗。

刚刚圆圆在娘那头吃得那么欢,心里还是心疼自己的。

有人疼的滋味是很好很好的,宁宣不让她躲着了,让她跟自己一起提着灯看海月贝壳窗。

现在他住的地方,已经完全变成了圆圆的水晶宫,到处都亮晶晶的。

赵嬷嬷在门口瞧着,笑眯眯地跑过去跟陈姨妈学了一遍,道:“成亲多长时间了,我瞧着感情还越来越好,我就说不让你瞎操心吧?”

陈姨妈知道自己儿子,好不好啊,都看他肯不肯让着,肯不肯给钱。

圆圆什么也不瞒着她,宁宣给了她自己一半小金库的事,自己回来那天这孩子就老老实实跟她说了。

陈姨妈真真被闪了一下,她知道宁宣会喜欢圆圆,没想到他竟然会这么喜欢。

这么多年陈姨妈连儿子手里究竟有多少钱都不知道,宁宣也没跟她提过。

亲娘都不给,却给了圆圆。赵嬷嬷有些替陈姨妈委屈。

要让两个人好,陈姨妈只能故意逼圆圆心疼大少爷,自己去做对大少爷不那么好的恶人。

圆圆是个傻的,姨妈说什么她信什么,样样照着姨妈说的做,可能傻人有傻福,还真把母子两个都拴住了。

赵嬷嬷叹了口气,怀疑圆圆搞不好是什么妖精变的,怎么就这么会惹人上心呢?

她伺候着陈姨妈洗漱躺下去,摸着陈姨妈苍白的脸想。

要是宁文博死了就好了,到时候再找个相好的接过来伺候自己姑娘,日子不知道过得多舒服。

儿女的事,赵嬷嬷没那么操心,人养大了成家立业,家庭美满了,怎么也轮到老母亲享福了吧?

第二天早上,陈姨妈让儿子上桌了。

段圆圆跟她商量要不要叫上小五小七。

她想着趁着两个人年纪小,多出门走动别人才知道家里有两个姑娘,到了适婚年纪媒婆也会来得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