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何事长向别时圆(1 / 2)

“哥,你给我找的老师就是他吗?”

李小艾看着这个其貌不扬的男生,有些怀疑。

比起王楚屏更甚。

因为这家伙明明感觉跟自己老哥差不了多少岁。

面对妹妹的疑虑,李二旦还是愿意耐心解释的。

“谢江明,湖海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年级前三,知识储备毋庸置疑......”

被李二旦把自己的底哗啦啦地全倒出来,谢江明有些腼腆地低着头。

突然像是反应过来了什么。

哥?

谢江明有些震惊,董事长的妹妹?

李二旦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有其考虑的。

大学和中学不一样。

本硕博,越往上走就越精通一个方向。

知识的广度是越来越窄的。

大学的知识靠自学,教授在真正意义上并不是老师。

不然为什么会有导师这个词诞生。

导师,导师,只会给你导明研究方向。

小初高训练的学习能力此时就派上用场了。

本科开始,给你用心上课的都是那些没有评级的讲师或者助理教授。

甚至是那些需要学分,被安排来代课的硕士生。

普通讲师还有授课的能力,愿意用教小学生的方式来教你。

至于教授,几乎都是照本宣科,给你标标重点就完事了。

到硕士后更是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毕竟一个大学教授到企业讲一堂课,分分钟几十万上下,学校上课,一节20块钱。

跟自己妹妹说明了情况之后,李小艾也明白了目前的她需要的是知识的广度。

一个优秀的应届本科生,在这一点上完全可以胜任,也更适合自己。

材料化学学的东西很多,有人问,多还不好?

当然不好,多就是杂,杂就是不精,东学一点,西学一点。

最后发现自己啥也不会,纯理论,纸上谈兵。

毕业后主要是去化工公司,医药公司,化学品公司当个小技术员。

想进研究所,没关系真的很难。

所以谢江明和王楚屏都十分珍视在江泽新能源的机会。

即使无所事事,也可以混工龄,当作跳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况且,他们是实实在在参与到项目中的,干的不是端茶倒水的活。

薪资在同行业间,还真不奈,就是闲的让人有些发慌。

“哥,那我就留在这了。”

李小艾欣然应允,能提前一步跟着前辈学习大学的化学知识,她求之不得。

“李董,我不行的......”

谢江明慌张摆手,自己的水平自己清楚,何德何能给人当老师。

还是教材料化学。

"没事,你可以试试的,不用紧张,又不是让你真的上课,你只要帮忙解答我妹妹的提问就行!"

李二旦直接打断。

“但是有一个要求,你可不能瞎说,知之为知之,乱说要扣钱......”

“我......再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