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1 / 2)

两人拿到题目。

曾艳君首先对图片进行了仔细的考察,确定了该植被地存在哪些病虫害问题;

然后挑选了关键性的抗药农药材料,据此起草了防治方案,并规定了每种农药的配比。

接下来是药剂的配制,曾艳君的每一个动作都十分的小心细致。

她非常注意每种药剂的浓度,仔细称量,精确控制每一步操作,并保证药剂完全达到要求。

同时,还调整了配药装备,搭配适宜的药剂配方,并加入一定的溶剂,以保证药剂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在配药的过程中,曾艳君注重每个细节,持续地改进着自己的配药手法。

在李二旦眼里看来,自己女朋友是个颇为强迫症的人,无论是在农药选择、还是药剂配方最细节的称量过程中,她都倍加注意,力求完美。

为了加快配药速度,控制药剂浓度,有些选手使用了“催化剂”;

但是曾艳君不同,她一点都不用,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混合中慢慢达到最佳配比。

这种繁琐的工作对于其他选手来说是耗时费力,但对于曾艳君来说,这是她精益求精,争取完美的动力。

按照规定时间,曾艳君完美地完成了整个配药过程。

她的药剂完全符合农药的效益和安全要求,并且没有多余的成分,因此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她的专业技能细致入微,深入人心。

至于李二旦在干什么?

站在一旁递瓶子;

但也不是完全插不上手。

而是他要接受记者小姐姐的采访,避免曾艳君分心。

他们组是今年得冠的黑马,这些内部宣传人员自然已经得到了消息。

毕竟是上级单位的记者,临到自己时,所有参赛选手都会停下手头的工作。

采访他们的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小姐姐,声音听着酥酥麻麻的,十分悦耳动听,普通话绝对是一甲。

记者微微笑了笑,说:“您好,这位同志,您贵姓?”

这声同志听得真舒服。

李二旦对着镜头微笑着,屮着一口流利的家乡话应道:“俺叫李二旦,家里卖鱼滴。”

“二旦同志,很高兴认识你。你在这次比赛中非常出色,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请问是什么让你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

小姐姐微笑着面对摄影师的镜头,把话筒递了过去。

李二旦想了想,说:“谢谢夸奖哈。也妈的嘛子诀窍,我想说滴是,这次比赛中,我滴成功离不开,我一直以来滴努力和对农业知识滴深入研究。”

“看来李同志是十分用功型的。”

记者笑了笑,继续问:“你能否具体说明一下你的研究方向?”

李二旦想了想,继续说道:“我主要研究滴是农作物滴高产啊。”

“我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农民朋友们用上我们自己滴高产量的优质良种,力求让农业生产更加安全、智能、高效,嗯,就这样……”

记者问:“我相信那些对农业感兴趣的观众们也同样期待着能够从你的成功中得到灵感。你是怎么准备实现你的关注点的呢?”

“这个就无可奉告了,这属于我们仙绿有机生态开发的机密,暂时不能公开啊。”

顺便给自己公司打了波广告,李二旦神秘地说道。

记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关键词,穷追不舍起来:“听说您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为什么会突然想到开公司经商呢?”

李二旦看向摄像头,阳光地笑了笑:“咱农民开公司也不全为了赚钱,我们需要靠自己把劳动的果实宣传出去啊!”

“不能靠着中间商来村里收购,要是他们不来,我们的庄稼岂不是会烂在地里了。”

“可要是亏了怎么办?”

记者职业性地微笑:“开公司可就得懂运营,自负盈亏的。”

李二旦摆了摆手:“我们养殖界有句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