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考上了(1 / 2)

hi~您好。见到我就说明小天使需要再多买几章了哟。

要说村里真不行……

几个老娘们瞅了一眼混迹在老娘们队伍里拔花生的小白脸儿王家老五王一城, 他一身灰色满是补丁的衣服, 破破烂烂,这破衣烂衫的也掩盖不了他的英俊,一张脸白净的不像话,村里娘们都没有这么白净的, 刚过了晌午的大太阳正毒呢, 晒成这样儿,他汗流浃背, 却仍是没一点黑。只不过细看来拔花生的时候已经带了几分摇摇欲坠。老娘们一个个互相使眼色,即便是一起拔花生, 他还落后她们老娘们好大一截儿呢。几个晒的黑黝黝的大妈大婶子摇头再摇头,这要说不行,老王家的小五子那可真是比知青还不如了。

“一二, 嘿呦!一二, 嘿呦!”

嘹亮的声音传来,几个男人抬起一大捆玉米杆子, 玉米杆子绑的粗厚, 几人喊着口号抬起,带头儿的男人额头爆出青筋。刚才还在打量小白脸儿的几个大娘再看向这边, 满意的点头。

是了,这爷们儿就得这样啊。

哪有王家小子那样式儿的, 一个大妈又回头瞅了瞅一头汗,脸色白的反光的王一城,忍不住说:“小五子啊, 你这干的也不行啊, 你说这一天五个工分都没有, 咋能顶起门户啊, 你这……”

她这正说着,就看白净的小伙子摇摇晃晃,冲她虚弱笑了下,咣当一下子摔倒在地,昏了过去……

“我的天爷啊!快来人啊!王小五昏过去了……”

“组长,组长快来啊……”

“昏倒啦……”

一个风风火火的汉子飞奔过来,他是村民三组的小组长王大刚,急促的吩咐:“快,给人扶到树下,八成是中暑了。药匣子,药匣子……”

人很快就被叉起来扶到树下,王大刚有点怀疑王小五装昏,把人喊开之后拍着他的脸,叫:“小五子,小五子……”

啪啪啪,劲儿不小。

这下子倒是让围着的几个大婶子不乐意了,一个个纷纷发出正义的声讨,“大刚子你轻点啊,再给打坏了。”

“这人都昏了可不兴这样,你也得轻一点啊,你那手跟熊掌一样,再给小五子打坏了,小五子也就脸能看了,你这打坏了他就没优点了……”

“就是,你轻点啊,干啥这是!该不会是嫉妒吧?”

这老娘们说话一个个可不管那些个,说的王大刚脸更黑,无语的解释:“我这不是想看看他是不是……”顿了一下,他把话咽下去了,跟这些老娘们说不出道理的。

这时绰号药匣子的村医老李头儿急匆匆的跑过来,说:“让开让开,别都围着,中暑了别挡着,狗蛋儿你盛一碗解暑茶灌进去,都让让……”

这秋收双抢,每年都少不得有几个要累昏过去,药匣子动作很麻溜儿,简单摸摸头扒扒眼皮儿,没一会儿就说:“没事儿,应该就是中暑。他在树下歇一会儿缓一缓就能醒过来。”

王大刚听了这个点头,心道真昏了啊,眼看大家又在叽叽喳喳的,“你看真昏了吧?”

“这咋还怀疑人?”

“小五子那样能坚持到现在不昏已经不错了……”

大家还在碎碎念,王大刚黑脸说:“都散了,赶紧干活儿,去去去,都去干活儿!别围在这里,没事儿的都去地里,地里的活儿不能耽误。”

村里人可不敢耽误秋收,一个个感慨着往地头儿走。

王大刚:“你们别磨蹭,赶……”

没等说完,就听到嗷嗷的哭声,他立刻揉起了太阳穴,艰难回头,一回头,就看到田间一个羊角辫小丫头嗷嗷哭往这头儿跑,羊角辫一翘一翘的,小短腿儿倒腾的快,边跑边哭,“爸爸,你不要死啊,爸爸……”

小丫头跑的跌跌撞撞,大眼泪更是吧嗒吧嗒的掉:“爸爸,你不要死,我不能没有爸爸,爸爸,宝丫还要给你养老,呜呜呜,爸爸……”

小丫头哭的很凶,羊角辫都耷拉下来了,眼看小孩儿一个踉跄,王大刚吓了一跳,赶紧快进一步,一把捞住小丫头,好悬摔了。他赶紧给小丫头扶正,小丫头嗷呜一声扑到了中暑王小五的身上:“爸爸不要吓宝丫,爸爸……”

药匣子:“唉我去~你别压着你爸……”

小宝丫仰着头大哭:“爸爸啊……”

“我爸爸不能死掉……”

地里干活儿的人都看了过来,一个个议论纷纷:“小五子咋了?这没事儿吧?”

“谁晓得了,这天儿是太闷热了,咱下地太早了。”

“你就不懂,越是闷热越得快点干,这要是一旦是憋着一场雨呢……”

这长成的粮食,最怕的就是下雨。

“我的爸爸呀……”小丫头哭的厉害,王大刚一中年壮汉,实在是搞不定这种小不点小女娃儿,求助的看向了药匣子,药匣子是当爷爷的人了,比大刚强点,他哄着说:“你爸没事儿,他歇一歇就好了,宝丫别哭了,这个解暑茶给你,你在这里陪你爸爸,等一会儿再给你爸爸喂一点,你爸爸很快就醒过来了……”

宝丫抬头,粉嫩白净的小脸蛋儿上挂着大眼泪,眼巴巴的看着人,抽泣着问:“真的吗?”

“真的,李爷爷不骗人。”

小姑娘轻轻的又抽泣下,唔了一声。

大刚:“行了行了,快点干活儿,你在这里陪着你爸……”

“药匣子,林知青倒了……”

“来了来了!”

这秋老虎一点也不比夏天好过,秋收顶顶的难熬,可不是一两个扛不住的。药匣子叫上小徒弟狗蛋儿,说:“走走走,去知青那边……”

刚跑了两步又回过头儿,把一个竹筒儿递给小宝丫,说:“爷爷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喂给你爸爸,能不能行?”

宝丫点头,一双杏眼儿睁的又大又圆,好慎重的点头:“我能!”

药匣子点头,随即又赶往知青那边儿。

他一走,大刚瞅着没事儿也赶紧去干活儿,这可一点都耽误不得。刚才还围成一团,现在就已经都散开了,只有爷俩儿坐在树下,小宝丫担忧的看着爸爸,好一会儿,小手儿戳了戳爸爸的脸,小声说:“爸爸,别装惹~”

刚才还躺着王一城,瞬间睁开了眼,不过人倒是一点也没动,他冲着闺女眨眨眼,随即又闭上眼睛,但是嘴巴倒是没有闭上,声音带着得意,说:“花生在补丁里,喂我几个。”

宝丫立刻露出雀跃的笑容,软乎乎的小爪爪摸过去,熟练的找到把花生,麻溜儿的塞进亲爹嘴里。小爪子又去掏,塞到了自己嘴里,小脸蛋儿一下子就变成了小包子脸。

她的小脑袋埋在了膝盖上,挡住了脸脸。

宝丫嚼着花生,小手儿很熟门熟路的又从另一个补丁里掏出新鲜的花生,塞进了小嘴儿,虽然花生是新鲜的,但是一样香得很,宝丫吃的眼睛弯弯,拳头攥的紧紧地,拳头里都是好吃的小花生。

小宝丫又吃了一口,小屁股就被戳了一下,王一城埋怨:“你咋吃独食?再给我点。”

宝丫讨好的笑了下,立刻又给爸爸塞了几颗花生,爷俩儿偷偷摸摸的躲在树下吃花生,这可是美得很。

宝丫小清脆的说:“爸爸,花生真好吃。”

王一城得意一笑,说:“那还不是你爸厉害,不然你以为你能吃上?王大刚这个黑面神,那可是照脸打。”他说到这里,有委屈巴巴的跟闺女诉苦,说:“宝丫啊,你看看爸为了让你多吃一口花生,遭了多少罪,又装病又挨打,我的脸都要被打肿了,可疼了。我可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你以后可得孝顺我。”

宝丫粉嘟嘟的小包子脸皱了起来,说:“爸爸你受委屈惹。”

王一城哼了一声,说:“你知道最好,咱家啊,就我最疼你了。”

小宝丫古灵精怪的冲着王一城眨眼睛:“因为你是我爸爸呀。”

她小爪爪又摸索了一下,说:“还有,爸爸再吃点。”

王一城嘿了一声,高兴的说:“给我点。”

“好嘞!”

王一城得意的很,叭叭吹牛逼:“这也就是我,你看你大伯二伯三伯,哪个管家里的小孩儿了?也就我吧,我这个人,不仅长得英俊,对闺女还好,人品那是刚刚的,不管啥事儿,你看我哪有不带着你的?吃啥也没落下你,不然就你这小豆芽,早饿成骷髅架子了,还能像现在这么水灵?”

宝丫咯咯咯,笑的像是一只老母鸡:“爸爸你好能叨叨哦。”

王一城:“嘿,你个小不点还嫌弃我~”

宝丫:“我才没,我……”小丫头远远的一眼看到她奶小跑儿过来,她立刻:“是奶!”

小宝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呢。

王一城瞬间闭眼安如鸡,又是中暑昏迷的美男子一枚,动也不动:“我再昏一会儿,你掩护……”

“保证完成任务!”

没一会儿,小宝丫小手儿放在眉上眺望,说:“奶是往家跑。”

王一城松了一口气,说:“保准回家上厕所,你奶的屁放在外面,都是吃亏了。”

宝丫调皮的说:“我要告诉奶!”

“坏丫,白给你花生吃了。”他眼神飘忽了一下。小宝丫一下子捕捉到爸爸的眼神儿,立刻嘟着小嘴儿摸摸索索,王一城:“哎哎哎,你这丫头干啥……”

宝丫顺利的从爸爸的补丁里又找到几个花生,宝丫小脸儿鼓鼓,脆生生:“不许藏私!”

王一城苦哈哈:“这什么破闺女哦……”他扁扁嘴,坚定:“分我一半儿!”

火车不出意料之外的晚点了,俩人也不在车站等着,王一城笑眯眯的说:“陈伯,队里是包了咱们午饭的。两个人是二-两-粮票一毛钱,咱去国营饭店吃点?”

老陈头一听这个,眼睛都睁大了,磕了磕烟袋杆子,嗬了一声,说:“队里这次倒是大方。”

王一城:“这次来县里,还不晓得什么时候回去呢。”

老陈头点头,应了声,别看这是个暴躁老头儿,这个时候倒是有些胆怯,他们一辈子在乡下种地的人对城里是有种本能的仰视的,说:“咱们这乡下老农,去那地方合适吗?”

王一城:“这有啥不合适的?都是劳动人民,他们城里人能去,咱也能啊。”

他顿了一下,说:“要是您觉得别扭,咱们就买了出来在牛车上吃,反正咱这个伙食补助,也就是一人买一个大馒头,在哪儿吃都一样。”

这么一提,老陈头倒是觉得好,他赶紧点头,说:“那咱还是买了出来吃吧,正好也去车站等着,免得去晚了,知青办不高兴。”

王一城:“那行,我去买。”

别看一人就只能有一个大馒头,但是这已经是很难得的美食了,如果不是过年,有的人家一年都吃不上一次白面馒头。王一城进了国营饭店,很快的买了两个馒头出来。

这刚出锅的馒头还有点热乎气儿,一老一少两人都有点激动,王一城:“我都好久没吃馒头了。”

他咬了一口,随即掰开了馒头,留下一半儿包进了手帕里,抬头看见老陈头看他,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他说:“我家还有个小崽子呢,我这当爹的总是不好吃独食。”

老陈头点头,说:“你是个好的,知道顾着孩子。”

王一城:“嗐。我不顾着她还能咋办?娃她妈走了,我这当爹的总是得多上点心。”他喜滋滋的把剩下一半儿馒头吃了,白面的馒头,蓬松柔软,带着点点香气,可不是二合面和棒子面儿能比的。

他三两口干掉半个馒头,感叹:“这咋这么好吃呢。”

老陈头哈哈大笑,他也没舍得吃,只吃了两口,也收了起来,家里都有孩子啊。

虽然没吃饱,但是因为白面馒头,俩人心情都很不错。除了他们,也有别的大队,不过基本都不是大队长过来,这不是大队长给县里脸色看,而是现在正赶上秋收,各个大队的大队长都在队里主持秋收呢。

过来接人的大队很多,毕竟是整个县的大队都来了,往常只有他们公社。这一眼看去,都不认识。大概是王一城穿着专门下地干活儿的衣服,满满都是补丁,倒是没什么人找王一城他们两个寒暄。

王一城也是个鸡贼的,直接往牛车上一躺,乐呵呵的说:“陈伯,我睡会儿哈,秋收真是太累了,能歇会儿我就歇会儿。等会儿我换你。”

老陈头脸色有些发红,摆手:“我不睡,你自己睡吧。”

这周围都是人,咋睡得着呢?这多不好意思啊。

王一城充分发扬了他的优点,脸皮厚,他倒是不管别人咋想,一躺就着,嗯,谁让他半夜做贼了呢。他这头儿倒是睡的深沉,却不知道老陈头都要脚趾抠地了。

任谁走过,都要装作若无其事的瞄一眼,还有专门过来瞅一瞅的,你说尴尬不尴尬。

老陈头:超尴尬!

他再次想起村里人对王一城的评价,嗯,脸皮厚,这真是一点也不假啊。

就在老陈头尴尬的都要原地昏倒的时候,火车终于进站了,老陈头赶紧推了推王一城:“小五子,起来了,人到了。”

王一城睡眼惺忪,因为睡觉,头发压的有些翘,一般人这样儿那就没脸见人了,但是王一城长得好啊,就算不是现在主流审美国字脸,也没人能昧着良心说一声他长得不好。

这人就长了一张人畜无害的单纯脸。

老陈头心里默默感叹,就这么一张脸,怪不得能引得村里不少小姑娘蠢蠢欲动,要不是各家的家长是明智的,相不中他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还懒。那王一城家的门槛早就被媒婆儿踩踏了。

“陈伯?”

陈老头赶紧的甩甩头,寻思自己想这个干啥,他说:“这么多知青可不好找。”

没看各个大队都再喊人吗?他们旁边儿那个大队的正在扯着嗓子撕心裂肺的叫:“向阳公社石狗岭大队,石狗岭大队的人在这里集合……”

王一城直接从牛车上摸出一块板子举了起来,上书:向阳公社清水大队集合处。

石狗岭大队:“……”

老陈头:“……”

还是这小子鸡贼。

这举牌子就是好用,很快就有两个知青找了过来,“同志,我们是去向阳公社清水大队的。”

王一城笑着说:“这里就是,你们在这里等一等,还有几个人呢,你们这一次一共是八个人。你们是……?”

两个人分别说了姓名,王一城低头翻看了一下本子,确认了这两个人就是名单里的,点头说:“把行李放在牛车上吧。”

“牛车啊。”

王一城笑着说:“是啊。”他仿佛没看见两个知青有点嫌弃的眼神儿,说:“现在正是秋收,队里能给你们挪出一辆牛车来帮你们装行李,已经是大队长格外照顾你们了。你们也是运气好,分到了我们大队,咱们县里还有好些个大队都得自己扛着行李走到村里。近点倒是还好,还有得要走五六个小时呢。”

两个知青一下子就吓到了,震惊:“这么久走过去?”

王一城:“是啊,其实也不算远。”

人啊,最怕对比,一听这个,再看这个牛车,竟然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说话的功夫又有几个知青过来,大概是王一城牌子举得太显眼,他这边倒是很快到齐了。最后来的是两个女知青,两个人穿的都很不错,跟村里人完全不同,举止带着高傲,其中一个似乎有点看不上王一城,鄙夷的瞪了他一眼,哼了声。另一个视线在他的破衣服上游移了一下,撇撇嘴。

王一城挑挑眉,面儿上是没一点不高兴的。

这次他们大队一共来了八个知青,四男四女,来自五湖四海,就连最后两个走在一起的女知青,其实也不是一个地方的,一个是沪市的,一个是嘉兴的。王一城点过了名字,随即去知青点工作人员那里做了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