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刘勇收徒(1 / 2)

萨比娜的反应有点过度,不过,这样也好,很快,那群被招聘的外籍医生一个个都把自己傲慢的一面收起来了,尾巴也夹起来了。

这是一个积极的态度。

要知道,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总体来说就是一种傲慢,在他们眼中,除了白种人,其他人都是低等生物。

傲慢与偏见,在西方人眼中,不一定是刻意的,但一定是有的,在他们的媒体宣传上,无时不在描述东方大国的低劣与贫穷,久而久之,在他们的潜意识之中,就有了根深蒂固的偏见。

后来,长大了,接触了更多的世界,突然发现中国并不是他们印象中的那样,而是一個发达文明的国度。

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的傲慢还是改变不了的。

这次招聘,理性告诉他们,能被景华医院招聘是好事,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但是,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他们又看不起景华医院,傲慢的心态在作怪。

现在,萨比娜告诉他们,差远了,我们不一定能胜任这里的工作,这里的水平,比我们母校的水平高太多了。

于是,这群人又有些失落,又有些庆幸,庆幸他们的选择是对的。

萨比娜的反应影响了一批人。

所以,史蒂夫上台手术时的心态就收敛了很多。

他读博士主攻的就是颈椎损害的治疗,虽然他们很少让截瘫病人重新站起来,但他的导师在世界上很有名气,是截瘫病人康复的重点医院。

他们能修复轻度的精髓损伤。他们不吻合神经,而是让没有受到损伤的神经活过来,这是他们的成功处。

有些颈椎受损,会出现瘫痪,有真瘫,也有假瘫,假瘫是脊髓休克。

这种脊髓休克,通过紧急处理压迫,解除水肿,神经通路就能够恢复的。

史蒂夫导师在这块做的不错。

这也是史蒂夫导师成名的关键。

在景华医院脊髓修复外科成名之前,史蒂夫的导师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脊髓外科医生,也是最赚钱的医生之一。

史蒂夫导师颈椎康复中心有120张床位,大多数时候住满了120个病人,他收费的标准很高,不管有没有效果,在他这里治疗,每天是2000美金的康复费用。

如果是效果很好的话,就如同前面所说的假瘫,脊髓休克病人,他会要另外加收一笔费用的,所以,他120张床位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床位之一。平均每张床位每年给他创收70万美金。

120张床位,每年可以创收1亿美金以上。

120张床位不是大医院,连中型医院都算不得,仅仅是一个小型医院。

史蒂夫的导师是这所康复中心的首席专家,他的年薪是800万美金,另外还有几百万的额外的奖励。

但是,最近的形势不妙,东方一所景华医院,竟然把他治不好的颈椎病人治好了,这可是惊天大事。

他曾经悄悄混在病人中,偷偷来景华医院考察了半个月,回去之后他称病不起,休息了半个月,认真思考了一下人生。

他决定转行。

重点做康复。或者说,真正的康复。

景华医院并没有闲工夫做康复这一块,正好,他这里可以衔接起来,与景华医院对接,把术后的病人康复做起来。

他与Ataxia联系了,欧洲区的病人,美洲区的病人,都可以到他那里做康复。

这就是史蒂夫的前生今世。

史蒂夫不甘心做一个康复师,他要做一个手术医生,于是,他辗转几个月,终于被景华医院录取了。

秦堪亲自考的操作,史蒂夫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神经外科医生。秦堪下决心收下第一个外籍脊髓外科的员工。

今天,是史蒂夫第一次与秦堪同台。

在显微镜下,刘勇让史蒂夫看一会。

史蒂夫呆了!

他见过太多的高手老人,特别是他的导师手术了。根本不是这个样子。

显微镜下,秦堪的手指头,一丝一毫的抖动都没有!

这不可能!.

可是,是事实!

他真的惊呆了,这太不可思议了。

他没有做声。

他偷偷观察刘勇。

结果,他就彻底凌乱了。

因为,刘勇仅仅一个副主任医生,事实上还是一个学徒,但是刘勇的技术,在显微镜下,他的稳定性,已经强大到比他的导师厉害很多。

这一台手术,给史蒂夫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课。

史蒂夫彻底的服了。

他来之前,听了他导师描述景华医院,史蒂夫并不服气。后来,见导师把颈椎损伤康复中心变成了真正的康复中心,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不过,他的内心并没有臣服,他认为,也许景华医院更厉害一点,但是,不可能厉害很多,我去偷师学艺,这应该不是难事。

现在,史蒂夫知道,这一辈子也没有希望了。要学到秦堪那样的技术,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只是,他很难理解,刘勇是怎么练成的,按理,他才这个经历,怎么也达到了这个程度。

他试探着打听才知道,原来,刘勇还是一个雕刻家。

“秦堪是不是雕刻家?”他把他们的技术与雕刻挂钩了。

“秦堪当然是啦,”巡回护士开玩笑地说。他雕刻的作品就是活生生的人。

史蒂夫当真了。

他以为颈髓修复,一定要先做雕刻家。

“刘勇,听说,你的雕刻艺术很厉害。我想拜你为师。”手术后的第二天交班会结束,史蒂夫就找到刘勇说。

“雕刻?你喜欢搞这东西?这玩意很耽误时间的。”刘勇说。

“没关系,我在这里也没有亲人朋友,业余时间很无聊。”史蒂夫说得也是事实。

“好吧,我可以教你。”刘勇还没带过徒弟,有个徒弟,也可以满足一下为师的心瘾。

答应了教他学雕刻,史蒂夫很高兴,这天下班,缠着要去看刘勇的作品。

刘勇把史蒂夫带到家里,一看作品,他就爱不释手。

“太妙了!太漂亮了。你完全可以做一个艺术家了!”

史蒂夫还是有艺术细胞的,至少,他的鉴赏能力还不错,分得清艺术价值的高于低。

刘勇给了他几件旧工具,选择了几件材质,先让他回去试着雕刻兔呀,鸟呀什么的小玩意。反正,这个年龄了,也不存在有什么发展前途,更不可能成材。

玩几天,腻了,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热情了。

这种想法,一直就在刘勇的脑子里。

谁知,这史蒂夫有恒心,问这问那的,竟然在一个星期之后,他还在问雕刻方面的知识。

刘勇好奇:“你还在玩这东西?伱还没玩腻?”

史蒂夫认真地说:“怎么是玩呢?怎么可以腻呢?这是练习手艺呀!”

刘勇见他这么认真,笑着说:“这东西与手术毛关系都没有。我仅仅是一种爱好,玩久了,玩出一点名堂,人家有预定,不玩还不行。现在,我把它当做一个副业,赚点零用钱。”

史蒂夫一听,更加有兴趣,“副业?赚钱?你一年能赚多少?”

刘勇如实讲了,“去年有两个大作品,一年赚了40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