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雪月公国(2 / 2)

国王 新海月1 6086 字 2个月前

一直留着这位在朝堂上,哪怕他不想揽权,文武百官早晚都会尽数变成他的门生故吏!”

玛德莱娜大公一脸淡定的解释道。

崽卖爷田心不疼,这些理由只有她能够想出来。换成其他人,根本不可能往这方面考虑。

哈德逊选择让她做中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玛德莱娜大公对这个国家的感情没那么深。

假如有更好的道路出现,抛弃帝国也并非没有可能。

在她的心目中,帝国都是可以作为筹码交易的。哈德逊想要跳出牢笼,自然也是可以原谅的。

事实上,这种交易哈德逊亲自和皇室谈,成功的概率更高,只不过他是爱惜羽毛的。

自己要求和皇室主动提出来,性质上完全不一样。就算是内幕交易传了出去,那也是同情者居多,不用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

众人想要拒绝,却又不得不承认玛德莱娜说的对。放任哈德逊在朝堂上,未来肯定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一名无法被撤销的超长待机辅政大臣,在政治上的影响太大。在位的时间一长,外界就会意识到,这是一位政坛不倒翁。

玩儿政治的,都想跟一个靠谱的老大。相比其他派系,隔上几年、几十年,就要进行一次权力洗牌,哈德逊这种稳定的靠山肯定是首选。

虹吸效应产生,发生裂变就是时间问题。保守派阵营对哈德逊那么忌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有时间熬死所有对手。

站在帝国的利益上,肯定不能把这么一位能打的元帅踢出去;但是站在皇室的立场上,又必须采取措施杜绝这位威胁皇权。

现在的哈德逊没有野心,但人总是会变的。谁也无法保证继续积累威望百八十年后,他依旧对皇帝忠诚。

倘若有一天,帝国上下都变成了自己人,那么法理基础也未必不能撼动。

本质上,法理基础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帝国,皇帝就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后面才有法统继承的说法。后续随着神权的壮大,又出现了神选皇帝。只是众神的陨落,随之而终结。

倘若众神没有陨落,那么阿尔法帝国大概率会继承光明帝国的法统,高举君权神授的旗帜。

某种意义上来说,诸神的陨落对君权来说也是一种打击,他们从此将不具备神圣性。

当然,在超凡世界这些冲击,并不是什么大事。

皇室和贵族集团掌控了绝对的武力,

见众人迟迟不进行表态,一旁的皇太后按耐不住,开口催促道:“大家有什么想法,就赶紧说出来吧!

哈德逊元帅心生离意,肯定是要给出一个说法的。拖的时间长了,保守派政府那边没准就先一步和他达成了交易。”

这是现实性问题!

皇室能够支持哈德逊建立公国,保守派政府那边同样可以做到。辅政大臣以皇帝的名义,向四方发布政令,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虽然这种操作容易惹来非议,但最终结果是一样的。目前的局势下,皇帝无法站出来否决这些政令,就不影响政令发挥法律效力。

“太后,我们现在没有更多的选择。倘若建立公国是哈德逊元帅本人的想法,那么现在的局势下谁也拦不住。

如果他只是想要体面的退隐下去,并没有自立门户的意思,那么还具备一定可操作空间。

只是民间的非议声会非常大,容易对您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影响到陛下。”

纽芬兰大公为难的说道。

事情无法两全。

想把一名德高望重的辅政大臣弄回家,就必须给出一个妥善安置的方案,不然就要有人出来承担苛责功臣的骂名。

最关键的是,未来皇帝有事需要征召的时候,人家就有了消极怠工的理由。

“再想别的方案,陛下的声望,万万不能受到影响!”

皇太后一口否决道。

见识了政治的残酷性,她非常清楚有些黑锅是不能背的。

不用听具体方案,就知道一准没好事。看似只是略微得罪了哈德逊,实际上得罪的却是帝国境内的所有军功贵族。

倘若帝国元帅都能够遭到不公正对待,

谁开了这种先例,谁就是军方的敌人。得罪了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太后一样也兜不住。

万一被有心人利用,借机将矛盾扩大化,搞不好会引发一场政变。

阿尔法帝国的军事体制,本身就是政变滋生的温床。能够安稳到现在,主要是朝堂上一众大佬的政治手腕厉害。

甭管起因是什么,只要军事政变发生了,就需要有人承担责任。现在背了锅,未来就是国之罪人。

……

在皇室陷入纠结时,哈德逊和保守派阵营打的是一片火热,仿佛就要成为一家人。

受此影响,朝堂上的局势也平稳了下来。原本内斗不休的两大阵营,在保守派安插的间谍努力下,迅速拉近了关系。

除了少数存在竞争的官员外,剩下的官僚纷纷上演花样变脸,宛如一夜之间就成了朋友。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其他派系的官员非常不适应。

原本就是靠两大阵营内斗,他们才能够在夹缝中生存的,现在两家开始合流,对他们的影响就太大了。

朝堂上的变故,给皇室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理智告诉他们,再不出手阻止的话,两大派系合流就会成为现实。

到时候政府的人事任免,财政处置大权,全部都被人家给垄断了。

到时候其他阵营官员,要么倒戈过去,要么被排挤出朝堂。

确切的说,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发生。意识到局势不妙后,许多官员都私底下和两派接触。

包括一些皇室阵营的官员,也在偷偷为自己准备后路。如果局势持续恶化下去,就跳槽去更有前途的阵营。

发现了不对劲之后,皇室中的大佬们立即意识到,事情不能拖下去了。原本没有下定决心的皇室高层,纷纷站出来强烈要求进行这次交易。

对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现在大家已经顾不上了。建立雪月公国的恶劣政治后果,那只是可能会引发危机,但现在的政治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再三权衡利弊之后,神圣历年,一封从皇宫中发出的诏书,直接打破了帝国的宁静。

上一次皇帝授命诸侯建立公国,那已经是千年前的事情。再往后的公国、王国建立,都是诸侯自立门户。

震撼完诏书的内容后,许多官员立即就意识到情况不妙。公国虽然隶属帝国,但已经是半独立性质。

继续担任辅政大臣,执掌帝国的军政大权,明显就有些不合时宜。

联想到朝堂斗争,稍微有点儿政治头脑的都知道,这是皇室做出的反击。

再不采取行动,哈德逊另外几个儿子也和保守派阵营的大佬联了姻,局面就更没法控制。

偏偏贵族之间的正常联姻,不能拿到朝堂上的说。

毕竟,顶层的圈子一共就这么大,根本就避不开。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帝国政府会不会否决诏书。

股份制国家,皇帝虽然手握大权,却不是一言堂。重大政治决策,政府是有权否决的。

倘若政府否决诏书后,皇帝依旧坚持执行,政府也不愿意做出让步,那就要提请贵族议会进行表决。

一般情况下,事情不会闹到那一步。只要一方意识到在贵族议会表决中无法占据优势,那么大概率就会选择让步。

涉及到自身,哈德逊需要避嫌。决定他去留的主导权,就到了保守派阵营手中。

没有任何意外,早就想赶走哈德逊的保守派大佬们,在收到诏书的

……

元帅府。

收到诏书之后,哈德逊当即兑现了承诺。直接召集了自己派系的小弟,把他们介绍给了一众皇室大佬。

现在随便挖墙脚,能够拉走多少人,都是自己的本事。

一时间各种许诺和讨价还价,成为了宴会上的主流。俗是俗了一点儿,但胜在效率高。

为了避免被骚扰,作为主人公的哈德逊,早早退出了现场,在后院中怡然自得的喝茶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