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被迫转型(2 / 2)

国王 新海月1 5050 字 7个月前

要是直说今后没钱分了,估摸着人家分分钟就能够杀人灭口,然后吞并他们苦心积攒下来的家业。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不光在政治上适用,私底下的运用更为广泛。从被定义为“干脏活”的那一天开始,他们就很难洗白上岸。

“子爵阁下,大家都是圈内人,没必要藏着掖着了。今天邀请我们过来,具体想要干什么吧?”

一名络腮胡子的大汉率先开口询问道。

大家都是同行,平日里因为业务的关系,就没有少发生摩擦。相互之间熟的不能再熟了,一眼就看出了菲特霍恩子爵想要搞事情。

“蛮胡子,你还是那么急性子。罢了,我们直接开始正题吧!

王国即将出台的政策内容,想来你们都听说过。真要是按照上面的规定执行,我们的生意都别做了。

现在留给我们的路一共两条:要么倚仗各自身后的关系,死扛着不理会王国的政策;要么顺势而为,改变我们的经营模式。

近东开发银行的出现,证明了规模性放贷,才是行业的未来。

单打独斗,我们根本就竞争不过那些大银行。不想有一天横尸街头,最好的选择就是联合起来。

不光是我们,分布在王国各地的同行们,都是可以联合的对象!”

菲特霍恩的话,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王国的新政之下,他们根本就生存不下去。想要对抗新政,明显是鸡蛋碰石头。

没有近东开发银行那种大银行牵头,他们这些放高利贷的,哪有那么强的力量啊!

哪怕身后有王国的权贵支持,但人家只是为了利益,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随时都可以终止。

想要人家冒着家破人亡的风险力挺他们,和王国政府正面进行较量,明显是在做梦。

转型,成为了眼下唯一靠谱的选择。一旦迈出这一步,就可以开辟利润更丰厚的贵族市场,不用天天盯着穷鬼自由民薅羊毛。

具体利润怎么样不清楚,反正现在大家都知道近东开发银行赚的盆满钵满。

一家新冒出来的金融机构,都能够赚到这么多钱,没道理他们这些深耕多年的老玩家们做不到。

“哼!”

“都怪里纳雷斯那蠢货,要不是他没事找事,大家按部就班的开展业务就行了,哪有今天的麻烦?

要是有机会的话,定要给他点儿颜色瞧瞧!”

黑袍老者的叫嚣,众人没有表示异议。虽然针对他们的政策,并不是里纳雷斯伯爵主导制定的,但谁让他是软柿子呢?

无论是拍板做决定的国王凯撒四世,细化具体方案的哈德逊,他们都不敢惹。

他们唯一敢动,且有能力动的,就只剩下里纳雷斯伯爵了。这些仇恨,他不背也得背。

“报复的事情,暂时先不着急。

法案还没有经议会批准,我们若是采取过激手段,很容易引发王国政府的不满,从而制定更严苛的政策。

当务之急,还是先学习银行的运营,尽快完成业务上的改革。

这是一次危机,同样也是一个机会。相比人人喊打的高利贷,银行的声誉还是要好的多。

若是经营的好,我们都能够洗白上岸,甚至成为真正的王国贵族!”

菲特霍恩卖力的鼓吹道。

这个饼必须画,还要尽可能的往大里画。要是没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接下来还怎么团结一心。

菲特霍恩可不认为自己的人格魅力,就能够让大家心悦诚服!

粗放成长的年代,没有任何手续限制,想要组建一家银行,实在是太简单了。

大陆上的很多中小银行,都是大人物们头脑一热之下的产物,纯粹的草台班子。

然而,即便是草台班子人家一样活了下来。不是因为银行多暴利,而是后面的股东们能量足够大!

他们这帮放高利贷的,一个个名声早就臭大街了,光他们出来牵头,怕是嫌死的不够快!

菲特霍恩的真正目的,还是要拉上众人身后的王国权贵。不奢望像近东开发银行股东遍布小半个大陆,最起码也要在王国中可以说上话。

就比如说这次,要是他们在朝堂上的力量足够大,这些针对他们的提案,绝对不可能毫无波澜的通过。

很遗憾,虽然大家的背后都有人,但这些力量是分散的。让他们喷喷里纳雷斯伯爵,估摸着还可以勉强一试。

要是遇上哈德逊这种王国顶尖权贵,能够上去分辩几句,那都是妥妥的有责任担当。正面发生冲突对抗,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家人考虑。在阿尔法王国这种全民皆兵的国度,要是家里没几个人去军中服役,那就别说自己是贵族。

若是提前把主帅给得罪死了,等到新一轮的战争爆发,后续会发生些什么,谁也不清楚。

“子爵阁下,不得不承认你的提议非常有诱惑力。

我们这些人,单独一家放出去都不起眼。要是能够联合起来,立即就能够跨入银行界的第二梯队。

我们这些人的经验,绝对不是那些草台班子银行能够比。最起码在筛选客户、风险评估、逾期债务收取上,我们拥有非常的优势!

追赶近东开发银行,或许无法奢望,但是超过其他商业银行,成功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

涉及到的利益如此之大,那么股权该怎么分呢?”

紫袍老者话,一下子把众人从幻想中拉回了现实。

他们要分一杯羹,身后的权贵们也要分,参与分蛋糕的人多了,如何分好蛋糕就成了一个难题。

“自然是看谁拿出的真金白银多了!

别忘了近东开发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可是一路不断的融资,才有了今天的巨无霸。

我们要力争成为王国第二大银行,中间不烧钱是不可能的,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看不见利润!”

这话不光是说给在场众人听的,也是说给他们身后人听的。要是想要一开始就大赚特赚,这笔生意也就没必要合作了。

作为半个同行,菲特霍恩可没少研究近东开发银行的盈利模式,最终得出了结论——规模化!

无论是银行规模大小,服务客户的多少,增设一个网点的成本,其实都差不多。

想要摊薄成本,那就只能先把规模做起来,然后用更低的成本去和同行竞争。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