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晋江正版71(2 / 2)

掌上娇卿 蜀国十三弦 4241 字 2022-06-19

而对她来说更大的打击,是儿子死亡的真相。

倘若他当真战死沙场,那也该是作为将士的无上光荣,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老夫人从小就教过他军人不畏艰难、视死如归的道理。

多年以来,丧子之痛犹能以此宽慰,可偏偏今日有人告诉她,害死幼子的凶手竟是大房的宗妇,是她信任了二十余年的儿媳!

活到这个年纪,她自认从未做过任何伤天害理之事,一心念佛,却为何招此孽障,让她那儿媳妇既害了老三,如今还要再来害她!

沈嫣面上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扶住老太太的手臂,哽咽地唤出两个字:“祖母……”

一声祖母,让老夫人从无尽的痛苦和怀疑中跳出来。

老夫人红着眼眶,看着老三留下来的骨肉。

好像也只需这一声,便能勾兑一生的苦痛。

还好,她还有这个孙女。

老太太拍了拍她的手背,咽下喉咙中翻涌而上的苦涩,“若能真相大白……是好事,你爹爹在天上也能瞑目了。”

沈嫣含泪点点头。

大理寺审问总得有个过程,她们等着便是。

沈嫣回到廊下,派人将地上奄奄一息的冬葵送到顺天府。

晚膳时分,大爷身边的小厮来传话,说大爷在衙署被大理寺带走问话。

老太太深深地闭上眼睛,她这辈子看似英明,却在识人不清和教子无方上栽了个鲜血淋漓的跟头。

倘若老三之死当真与老大有关……她没脸去见死去的老侯爷,没脸见沈家的列祖列宗。

月上柳梢,屋内上了灯。

云苓将饭菜热了又热,沈嫣却半点食欲也没有,抱膝坐在窗边,拨开黑洞洞的窗牗,神思恍惚地看着天上弯刀般的月亮。

手里摩挲着那枚金蝉,试图勾起一些幼时的记忆。

可是隔得太远了,记忆像覆了一层水波纹,过去便是水中的月亮,只能看到些冰冷的光与影,却怎么都捞不起来的样子。

她想起爹爹战死的消息传到听雪堂时,丫鬟跌跌撞撞跑进来,满脸的泪痕,阿娘面上当时就绷不住了。

阿娘扶着硕大浑圆的肚子,地上全是血,一滴滴地顺着她的裙角往下流,整个听雪堂慌作一团。

在她还没有明白何为生死的年纪,最亲的亲人接连离世。

那时眼前似乎只有黑和红两种颜色,黑是昏天黑地黑压压的人,红是阿娘的血,在浅杏色的地毯上非常刺目。

阿娘离世那几日接连暴雨,气氛压抑得难以呼吸,她夜夜梦魇,高烧不止,身上像沉沉地压着一座山,眼皮掀不开,脑海中如同烧沸的水,不停地往外冒泡。

情绪也是有记忆的,沈嫣现在就是那种感觉,头痛欲裂,浑身冷汗,像被湿嗒嗒的厚重棉被遮掩住口鼻,全身冷得发抖。

云苓看着她的状态着急:“姑娘,再伤心也不能跟自己的身子过不去呀,咱们吃一点,好不好?奴婢去给您请个大夫来瞧瞧?”

无论云苓说什么,沈嫣也只是默默地摇头。

隔了很久,终于开口说了一句:“云苓,我想回听雪堂看看。”

“好!姑娘,奴婢这就去准备!”

云苓见她有了反应,自然满口答应,命人在长廊和石道上都点了灯。

一路恍如白昼。

听雪堂这么多年打理得很好,即便为节省开支用度削减了一半的下人,但余下的人依旧勤勤恳恳地做事,守着三房的院子,就像守着三房一样。

沈嫣静静地沿着石砖小路一直走,月下树影婆娑,夜风吹起她垂在后背的青丝,草丛里、流水间藏着无数窸窸窣窣的细小声响,仿佛阿爹阿娘在耳边轻轻的呢喃。

这么多年,三爷夫妇的寝屋依旧洒扫得干净无尘,摆设皆与从前一样。

沈嫣伸出手,抚摸着屋内那些有了年头的桌案和器物。

案几上摆放着天青釉的花囊,那么醒目的位置,一定是阿娘最喜欢的吧。

她将那花囊捧起来,轻轻贴在自己的脸颊,仿佛还有阿娘掌心的温度。

云苓不知道姑娘还要待多久,安静地站在廊下等着,怕姑娘情绪不佳,出什么意外,一直屏息凝神,仔细听着里头的动静。

直到夜幕中出现一个高大挺拔的男子身影,云苓霎时睁大眼眸。

夜色模糊,看不清来人的脸,云苓才意识到方才院中点亮的石柱灯熄灭了一半,这人竟然就这么大大方方地进来,连值夜的小厮的不曾惊动!

云苓大惊,正要开口唤人,男人走近,一双暗如深渊的眼眸让云苓为之一凛。

“镇……镇北王?”

云苓吓得甚至连礼数都忘了,反应过来后赶忙躬身施了一礼。

谢危楼缓缓走上台阶,迎着她无比震愕的神情,淡淡吩咐:“你先下去,到外院看着。”

云苓怔怔地应了个是,恍惚还以为这是镇北王府。

丫鬟的素养教会她不能窥探主子的秘密,但十年来与沈嫣深笃的主仆情分以及对姑娘的关心,还是让她忍不住往里瞧了一眼。

就这一眼,云苓几乎是浑身一震。

镇北王……居然将她们姑娘抱在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