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安顿(1 / 2)

大唐奴牙郎 夜尽长 2839 字 7个月前

来到范阳内库,周钧有生以来第一次被堆积如山的财富,惊到骂出了脏话。

安禄山叛乱前,曾经在范阳内城修建了一座宝殿,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下一层在地下,中上两层露出地面。三层加在一起的面积,接近于两万平米,用来存放燕军从长安、洛阳等地掠夺而来的财货。

燕军每到一地,就会派出士卒,四处搜刮金银、珠宝、字画和轻货,再用车队运回范阳,藏匿于宝库之中。

周钧原本在史书中看过类似的记载,心中对范阳城中财货的数量,也有一个大概的设想,但是真正进入宝库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猜测,还是太保守了。

大唐河北道、河南道、河东道、都畿道、京畿道,这些地方所有最值钱的财货,被搜刮之后,再聚集到了一座宫殿之中,是什么样的场景?

宛如海洋一般的财货从地面,一直向上堆砌,顶到了十数米高的天花板。

朝四周看去,到处都是价值连城的财宝,一眼望不到头。

而这样存放财货的大殿,总共有三层,每一层都存放的满满当当,丝毫不见空地。

值得一提的是,安禄山贪婪奸诈,当初在建造宝库时,为了防止他人染指财货,特意在宝库中安置了不少机关和陷阱。

倘若不是燕军中有人带路,唐军毫无防备进入宝库,怕是要出现不少死伤。

将清点财货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军中的典吏和虞侯们,周钧回到了范阳府治的议事堂。

在议事大堂之中,燕国的数百名官员家眷,被唐军看押在其内,这中间,就有史思明的妻子辛氏,小儿子史朝清等等。

范阳大将蔡希德炸成重伤,行动不便,被唐军士卒抬到殿上,他先是看了一圈燕国官员家眷,接着看向上座的周钧,用着虚弱的声音开口说道:“大帅,早先你曾经承诺……”

周钧低下头,看向蔡希德,后者脸上满是不安。

周钧沉声说道:“我曾经许诺,允许范阳城中的官员家眷离开,我自然会遵守诺言。”

蔡希德闻言,松了一口气。

周钧:“官员家眷来去自由,不过家中财货必须全部留下……另外,范阳城中的百姓,还有那些被俘的士卒,皆被录为官奴。”

蔡希德闻言,愣在原地,拼尽力气说道:“当初大帅从未说过要将范阳军民,录为官奴一事!”

周钧瞥了蔡希德一眼:“我是如何说的?”

蔡希德:“大帅当时说,对范阳百姓,秋毫无犯,对范阳士卒,绝不戗杀!”

周钧点头说道:“范阳城的百姓,被录为大唐官奴之后,可以保留私产,唐军不会染指;范阳军中的士卒,只要放下武器,向唐军投降,就不会被肆意屠戮。我问你,我可曾食言?”

蔡希德听见这话,心中一惊,顿时明白中了周钧的话术,连忙问道:“大帅将范阳百姓和军士录为官奴,究竟打算意欲何为?”

周钧摆摆手:“这与你无干,告诉那些官员和家眷,如果想要离开范阳,现在就可以走了,本帅绝对不会阻拦。如果担心途中会遭遇到危险,我也可以派兵护送。”

待堂中的燕国官员家眷离开,周钧下令,命范阳百姓收拾细软,离开自己的家园,准备随大军西进。至于河北军投降的士卒,以绳结捆住双手,两两相连,以俘兵营陪行。

有范阳百姓不肯离开故土,唐军便拆掉其宅院,再烧掉其作物,迫使他们跟随大军而行。

如果中途有人逃跑,唐军就会杀掉出逃者,再将其尸体,拖在马后,以儆效尤。

至此,范阳城中六万七千名百姓,再加上一万一千俘兵,共计近八万人,从河北向西迁移。

范阳城,也从一座城市,转变为了一座大军驻守的军镇。

在迁移居民的期间,范阳宝库的清点也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