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河北劲卒(1 / 2)

大唐奴牙郎 夜尽长 2883 字 10个月前

来到博陵城中的府所,周钧坐在了上座,看着殿中郭子仪和李光弼躬身侍立,便开口问道:“抓住史思明了?”

郭子仪和李光弼对视了一眼,二人面露愧色,不敢应答,只是摇头。

周钧一愣。

八万大军派出去一半,又令数位大将在北进的道上,设了数个伏击圈,更何况还有郭子仪和李光弼这两位坐镇。

即便如此,还是让史思明给跑了?

周钧开口询问缘由。

郭子仪和李光弼,先后将遭遇大致说了一遍。

史思明将自己麾下的大将作为弃子,甚至令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来殿后,先后两次突围,硬生生的从郭李二人手中挣脱。

周钧听完这些,不禁长叹一口气,这史思明的命数,当真是够硬。

郭子仪和李光弼见状,一起向周钧稽首拜倒:“末将有过,请大帅责罚。”

周钧看了二人一眼,开口道:“先起来吧,说说具体经过。”

听完二人的详细叙述,周钧清楚了一件事情。

放眼整个大唐的边军,河北军是真的能打。

博陵城是整个河北,除了范阳,燕军控制下最重要的一座城池。

这其中的一万守军,与常山郡、北门县、赵郡的那些燕军不同,博陵守军是范阳城派来驻守的精锐,也就是所谓的河北正规军。

这一万河北正规军,再加上史思明临时拼凑的五千新军,面对唐军的重重包围,对阵朔方军、安西军等等劲卒,愣是将一场场遭伏战,生生打成了正面接敌战。

郭子仪的伏击圈中,燕军两位大将仲宝符、樊注,领着四千步军,被史思明当做弃子,陷入重重包围之后,不仅丝毫没有投降的念头,反而被激发了凶性。

河北军上下,无论是将领,还是兵卒,几乎是采取了完全不要命的打法。

许多河北军士兵,丢了盾牌,口衔横刀,攀上塔盾,被长矛刺的肚破肠流,忍着剧痛,爬入了唐军的盾阵之中,一手捂住肠子,一手拿刀厮杀。

燕军大将仲宝符,身中数十箭,凭着惊人的意志继续指挥战斗,直至鲜血流尽而亡。

樊注更是个猛人,他骑马冲向唐军兵阵,坐骑在盾阵前中箭倒地。此人爬起来之后,居然将坐骑尸体举过头顶,砸倒了唐军的盾墙,接着手持马槊就冲进唐军中拼杀。唐军以钩索挂住樊注的身体,将其拖倒在地,又乱刀将其分尸,这才算了结。

最后,郭子仪包围的四千博陵守军,战至尾声,无人投降。

而李光弼那里的骑军,面对史朝义的殿后军队,也丝毫没有讨到好。

史朝义不似其父史思明,他为人宽厚,待士卒很好,受到军中爱戴。

李光弼与史朝义作战时,燕军士卒为了保护主帅,纷纷拼死而战,以身挡箭,给安西骑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燕军最后战至只有百人时,史朝义见麾下死伤惨重,心中不忍,下马请降。

周钧听完这些,心中开始回忆,历史上的天宝十五载初春,李光弼在常山郡对阵史思明,六战六捷,之后又与郭子仪、仆固怀恩会师,聚成十二万大军,一路驱赶叛军,直到博陵。

三位唐军大将,指挥十二万大军,围攻只有两万守军的博陵城,按照常理来说,理应是手到擒来。

可史思明靠着这两万博陵守军,还有那座坚固的博陵城,开战仅仅十日,就杀伤了将近一万二千唐军,愣是将三位唐军大将,打退至城外三十里。唐军经此一战,再也不敢靠近博陵,直接撤回了常山郡。

郭子仪在战后,这样对手下说道,博陵军悍不畏死,实乃贼军之劲卒。

可眼下,历史发生了改变。

仆固怀恩联合回纥人,说反了拔野古和仆骨,又煽动同罗部和奚族叛乱,范阳已经乱成了一片,促使史思明不得不率军回防,这才给了唐军机会,得以将其击败。

想到这里,周钧对郭子仪和李光弼说道:“你们二人先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