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北方来信(2 / 2)

大唐奴牙郎 夜尽长 3537 字 11个月前

贵族们惊奇于这种雅致的喝茶技法,对云茶的味道更是赞不绝口。

周钧又往后看了几页,大多都是突利施在讲述回纥部发生的趣事,唠唠叨叨,洋洋洒洒,好几页纸。

放下信件,周钧回忆着史书中的磨延啜,这位回纥汗国的第二位可汗。

突利施心向大唐文化,又与唐廷亲近。

他勇猛无双,能征善战,却又受儒家影响,对敌人一心怀柔,常常狠不下心来使雷霆手段。

关于突利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件事便是,他曾经率领回纥部,击败了乌古斯和鞑靼的联军。

但是,决心『以德服人』的他,对俘虏们发表了一通讲话,大意便是你们都是受了恶人的蛊惑,这才与我作对。我现在放你们回去,记得好好宣扬一番我的『仁义』,再带着那些感悟者,回来投靠我吧。

结果,不出意外,俘虏们被放跑之后,没有人因为他的『仁义』而受到感化,依旧选择继续和他对抗。

突利施恼羞成怒,便再一次击败了他们,并俘虏了他们。

将三封信收好,周钧铺开纸,收整心思,开始思考大哥来年春闱的事情。

周则的文章,周钧见过。

中直有余,华彩不足;颇有文骨,但缺灵气。

在春闱之前,倘若要帮周则向主考官『行卷』,那么文章一来必须精彩,二来却必须符合周则的文风。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和欧阳修。

而唐朝二家,分别是韩愈和柳宗元。

韩愈之文气势雄伟,力求新奇,有独创之功;柳宗元文笔质朴,贴近现实、文工精致。

二者相较,还是后者的文风更加贴近周则。

周钧一边思忖,一边在纸上誊了几篇柳宗元的策文和骈赋。

仔细通读了一遍,周钧越看越觉得不对。

柳宗元的文章,虽然文风与周则有些相似,但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这些却是后者学不来的。

无奈之下,周钧只能再修改文章,故意令其生拙。

反正,周则春闱,也不需要高中状元,只要及第就行。

就这样,修修改改好几次,周钧总算定了稿,又找了张干净的白纸,誊抄了一遍,再收入匣中。

做好这一切,周钧将木匣放入怀中,打算去往骆家宅子见周则一面,让他尽快行卷。

一只脚踏出房门,周钧身形一顿,总觉得自己忘做了什么。

抬头看了眼天色,见时间不早,周钧索性也不再多想,快步走向门房,取了乘马,向骆宅一路赶去。

周钧走后,萧清婵似往常一般,入了书房,开始收拾起笔墨纸张。

无意间,她看到案台下丢了不少揉成一团的废纸,便一一捡起来展开看了。

萧清婵一边读,一边吃惊的捂住嘴巴。

待得全部看了一遍,萧清婵陷入沉思,自言自语道:“明明皆是佳作,为何却要故意弄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