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之十七(1 / 2)

殿下 石头与水 5807 字 2022-12-12

第351章 之十七

殿下

正文第三五一章

窗外刮着密密雨声拍打窗棱, 陡然门扉一响,夜风拂动室内大蜡,烛火猛然跳了起来, 接着食物的鲜香伴着潮湿的草木气飘入房内。

穆然头都不抬,继续持笔书写,坐他对面的唐辰可是按捺不住,立刻丢开笔, 侧身问送宵夜的小子,“今儿是鸡汤面么?好香。”

“正是。”来送宵夜有两人, 一人提一大食盒, 今儿夜雨不小, 打湿靴袍下摆。下人俐落的打开食盒, 黄澄澄的姜丝鸡汤面,上面洒着几粒细碎葱花。葱花浸入鸡汤,也浸的亮莹莹。

下人麻俐的将宵夜给几位翰林老爷摆桌上,唐辰招呼穆然,“你就歇会儿再用功。”

宵夜的香味一阵阵往鼻孔里钻, 穆然也有些饿了,搁了笔收拾桌上奏章文书。

另外也一起在内阁值房忙的陈绍、丁欢、赵放、唐朱也都放下手上忙的事,先来吃夜宵。

除了一人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面,还有四五个清淡得宜的小菜, 不论自卖相还是香味, 都是新做的。

下人摆上餐食, 又给诸位大人换了茶水。

穆然问, “隔壁老大人那儿都送了吧。”

“是。先送的老大人那里。”

穆然点点头, 不再多言。

隔壁当值的是户部钟尚书, 如今内阁里, 穆然他们这些新翰林都是跑腿。他们在值房是干白天没干完的活,钟尚书不一样,钟尚书是轮值,跟他们自然不一个屋。

自内阁得了公主赐银,晚上就添了一餐宵夜。

唐辰一向话多,先喝两口热汤,“公主殿下平时瞧着厉害,倒真是个好人。”

丁欢也对公主印象极好,以前还有幸跟公主妹妹去猎场行猎。就是如今内阁这水深火热的日子,公主殿下是真的记挂他们。

陈绍未婚妻颜姑娘是公主身边红人,也偶有听未婚妻说过公主的圣明贤良。赵放属于天生性子好,以往与公主在开封见过。

很荣幸的说,公主还曾驾临他家。

唐朱少年老成,话一向不多。就是有件事想不通,问,“齐尚书真的是公主殿下的先生么?”

一提到齐尚书,大家的脸都木了一下。

穆然一脸晦气,“好端端的吃饭,提那扫兴家伙做甚。”

大家很同情的望穆然一眼,不知怎么回事,虽则咱们都受过齐尚书的冷嘲热讽,但加起来都没穆然挨的多。

唐辰悄眯眯的问穆然,“你是不是以前得罪过齐尚书啊?”

穆然挑两根面条,闷不吭气的吸溜着吃了。

唐朱说唐辰,“应该齐尚书格外器重阿然,每次给阿然的事都是最多最烦琐的。”

陈绍点头,“可不是么。做的那样辛苦,齐尚书就没一回不挑毛病的。”

陈绍问丁赵二位,“你们二位都与齐尚书有旧,能不能替阿然说两句好话,给他们缓一缓。”

丁欢筷子头指指自己跟赵放,“你看我跟赵兄哪个少挨骂了。”

赵放好性子,笑眯眯地,“我父亲信中跟我说,只要能达到齐尚书的标准,以后到哪儿为官都不怕。”

“这倒是。”穆然深以为然,如逢知音,“世上比齐尚书更小心眼,更刻薄,更没人品的也的确不多见。”

唐朱是去岁刚与祖父来的帝都,对帝都事知之不深,他想了想,“端看齐尚书是公主最信重的先生,由公主之良善贤明,可知齐尚书必有过人之处。”

丁齐两家交情颇深,丁欢说,“阿朱兄说的对,我看就是差使上严格些。寻常是个好人。”

唐辰夹块炖的香软的鸡腿肉,“你们不觉着公主跟齐尚书很像么?俩人都很厉害。”

穆然立刻反驳,“这怎能一样呢。公主那样聪慧善良,不是我说话狂,齐尚书就是投胎一百次也比上不公主半分。”

唐辰想到自己少时逢朝廷补录拾遗考较勋贵官宦子弟,唐辰也去了,那时他年少,颇有些少年心思,为了在公主面前露脸,足足裁了十六套新衫。

结果,就因为他展示自己时间过长,被公主一嗓子险没吼下马来。

当时把唐辰吓的,少年心思一扫而光,从此端正态度,认真读书,再不想走驸马捷径。

当然,这些糗事自不能与外人道。

但从此,公主殿下就给唐辰留下了一个又辣又厉害的印象。

但对穆然又是不一样的。

穆然当年来帝都,与闻峻宁、荣柒两位好友相识,彼时三人皆不得志,在帝都没旁的打算,无非就是想寻一立足之地。

因缘巧合帮助朝廷破了一桩拐带妇女的案子。

原想虽帮了官府的忙,无非就是赏赐些金银。

但后来,金银赏赐一分不少。

除此之外,来帝都荫官的义兄闻峻宁进了禁卫,得了实差。他与荣柒年纪小,直接被送入官学读书。

可他们想在帝都生活仍是不易,说句亏心的话,在公主不知道的情形下还借着公主的名儿在外开了铺子,用以维持生计。

得亏公主不计较。

方有他们结义兄弟的今日。

这些年,穆然未曾有一刻忘记公主的恩情。

不得不说,就穆然对齐尚书的观感,大家都觉着,齐尚书这也不算针对穆然。毕竟,俩人半斤八两。

齐尚书是明着刻薄。

穆然是私下吐槽。

嘴巴都不咋地!

不过,这每日宵夜当真暖了一干新翰林的心。

不管齐尚书再怎样嘴坏,大家只要想到他是公主的师傅,就总那么有意无意的觉着,大约齐尚书就是这种严师风范吧。

在隔壁用宵夜的钟尚书则是另一种心情。

外放这几年,钟尚书心境变化颇大。以往他对公主不假辞色,若不是他这坏性情,当初不至于外放。

现在吃着公主的宵夜,带着葱姜香味的鸡汤下肚,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钟尚书心中是有几分后悔的,当年真是太年轻,冒犯了公主。

不然如今礼部工部弄银子修衙门,他怎样也不能落于齐史二公之下呀。

钟尚书琢磨着,他与公主委实没交情,公主没记他旧账,就是公主大度。

不过,他先前是做过大殿下先生的。

为了户部着想,钟尚书觉着,哪怕厚着脸皮,也要往大殿下那里撞撞钟,叙一叙往日交情。总不能人家礼部工部都修的漂漂亮亮,他们户部还破衣烂衫的吧。

好在,无需钟尚书烦恼。

礼工二部大作排场,其他四部连带御史台、翰林院那羡慕嫉妒的小眼神儿都不带藏的。秦太师干脆跟荣晟帝念叨一回,荣晟帝从私库拿出钱来,每部赏两万银子,做修缮之资。

当然,先前修过的礼工二部就没这银子了。

这下子,诸位大员才算满意,很是称颂了皇帝陛下一番。

荣晟帝笑,“主要受不了秦太师哭穷。”

大家都笑了。

只齐尚书不依,算下来他礼部只得公主一万两,必得请陛下再给他补一万不□□晟帝道,“你不都修好了么?”

“当初银钱不大够,只大面儿修了修,内里尚有不足。反正陛下不能厚此薄彼,他们都有两万,臣也要两万。”

荣晟帝哭笑不得,只给给齐尚书补了一万。

齐尚书此方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