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拜师1(1 / 2)

这是天下第一人秦淮败魔君祌琰, 平息大战的第四百八十三年。

修真界之中,以仙门为主的中州、东洲和东海,在这漫长的和平时期当中茁壮成长, 变得相当的富饶和繁荣。

尤其是在这除夕夜的时候。

中州天城。

大街小巷挂上了红彤彤的灯笼, 房屋的窗户和门前贴着红色的剪纸、福字和对联。

百姓在屋门口燃放鞭炮,鸡犬被响亮的炮仗声惊得叫起来。还有人舞着用彩色的布料做成的狮子,追着红绣球奔过主街道。

秦淮透过水镜看着天城百姓的除夕夜。

他看了许久,一直挪不开视线。

直到舞狮人消失在了水镜呈现的画面中,他才抬起头来,笑着赞叹道:

“真是热闹。”

秦淮望向小桌对面, 道:

“好友, 我听说, 天城的城令邀你到城门上,与天城百姓共同斩岁迎新春, 你怎么没有去?”

一身白衣、唯有袖口和衣摆处露出一圈黑色布料的千机子,坐在蒲团上, 撂着袖子倒酒。

他没什么波澜道:

“我和那种热闹场面合不来。”

“倒是你——”

千机子道,

“你为何不留在山海仙阁,叫你的师弟和徒弟们陪着你,而是飞越了半个修真界来寻我过年?”

秦淮道:

“山海仙阁不过凡尘节日。”

千机子说道:

“天机阁也不过。”

秦淮叹了口气, 说道:

“但我一说要过年, 好友你便愿意陪我过。”

“我师弟和我那些徒弟……唉,别提了。”

千机子问道:“怎么了?”

“老大去东洲驱邪赚钱养他的剑去了,老二跑回南洲过年去了,老三在海岛上闭关呢, 估计过完年才能出来。”

秦淮接过酒杯, 说道,

“我师弟就更不用说了,忙天忙地,顾这顾那,什么都是重要的,只有师兄是没用又麻烦的。”

千机子点了点头,认同道:

“你确实是太闲了些。”

秦淮问道:

“你到底是谁的好友?”

千机子没说话。

这时冬奉端着个盛了果子的小筐过来了,他似乎是跑过,有点上气不接下气,道:

“师父,秦师伯,这是天城的城令给的鲜果,可甜了,你们尝尝看。”

秦淮抬起头,笑着道:

“刚得了好东西就给你师父送来啊?”

冬奉放下了小筐,摸了摸头,不太好意思地说道:

“秦师伯就不要笑话我了。”

“师父教我许多,我却只能回报这么一点东西,心里愧疚的很。”

“莫说这些客套话。”

千机子说道,

“阁中应该还有事要你处理,先去吧。”

冬奉乖乖应了是,离开了占星台。

秦淮的视线紧紧随着冬奉,眼神里充满了一种名为“羡慕”的情绪。

秦淮说道:

“你徒弟真好啊。”

不像他的徒弟,三个徒弟一个比一个自我,也一个比一个自私,得了好东西先喂自己的剑,喂完剑再喂自己,永远想不到师父。

唉。

一群不肖弟子。

“谁叫你总教着你的徒弟要独立,凡事都不要来麻烦你。”

千机子说道,

“这样教徒弟,自然会沦落到这种下场。”

秦淮不说话了,默默地喝酒吃果子。

他将空掉的酒杯推到千机子面前,说道:

“再来一杯。”

“说起徒弟。”

千机子拿起手边的酒壶,给他倒酒,道,

“好友,你命中还有一个弟子。”

“不可能。”

秦淮道,

“你别诓我,我这个修为,这把年岁,早就不该收徒了。捡下老三都已经很勉强了,哪有心思再去教第四个。”

“你不信?”

千机子问道,

“要我当场卜算给你看吗?”

秦淮自然是知道千机子的卜算之术的。

他固执道:

“说不收就是不收,就算命里有也不收,我从来就不信‘命’这东西。”

千机子听了这话,竟然露出了一丝笑意。

“秦淮,你说你不信命?”

他放下了酒壶,说道,

“那好,我予你一句预言——你只要见到与你有缘的那孩子,你就一定会收她为徒。”

“你敢不敢做赌?”

秦淮问道:

“那小孩很乖巧吗?很讨我喜欢吗?和你家冬奉一样乖吗?”

千机子摇了摇头,道:

“不知道。”

秦淮:“……”

不知道?那你预言什么?

你有什么依据,让你预言得这样肯定?

秦淮扯了扯嘴角。

千机子将酒杯递给他,问道:

“三千块灵石,赌不赌?”

秦淮接过杯子,说道:

“好友有心白送,我为何不收?”

这便是要赌了。

千机子抬起手,引灵气为墨,在半空中写下一个又一个笔锋遒劲有力的字。

那是一个孩子的名字,八字,居所。

写到一半时,千机子说道:

“对了,好友,我忘记提醒你一件事。”

“那孩子身体不好,寻常郎中无法医好,若寻不出个方法来,怕是活不过今年秋天。”

秦淮笑道:

“好友告诉我这事做什么?”

千机子道:

“你可以理解为想让你心软。”

秦淮摇了摇头,说道:

“我不会心软——修行之事,道阻且跻,我若收其为徒,说不定才是断送那孩子的命。”

“你嘴上这样说。”

千机子慢悠悠地将剩下的信息写出,道,

“你若是不心软,怎会捡了秦无相,收他为徒?”

“那不一样。”

秦淮道,

“无相情况特殊,且他有天赋。”

千机子笑了一下,说道:

“这就是全部的信息了,你去寻那孩子,亲眼看一看吧。”

——建苍二十三年正月十五子时生,穆晴,东洲松城穆家女。

秦淮在天城过完了年。

御剑回东海时路过东洲,便走了一趟松城。

他若未记错的话,穆家是松城名门,祖上是小有名气的修士,多行善事,福德深厚,家族世世代代和乐兴旺。

这样的家族,为何会生出一个七岁便要夭折的女儿?

而且瞧这八字……

并非是七岁夭折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