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天上的故事28(1 / 2)

穆晴没有在意天界流传的风言风语。

她此时比较苦恼另一件事——

祌琰这家伙吃了五碗丰天澜做的醪糟糯米圆子, 此时不止没出事,还活蹦乱跳,很是有活力。

穆晴坐在医宫里,一边看着丰天澜忙碌, 一边捧着脸叹气, 道:

“唉, 祌琰怎么没死啊?”

丰天澜道:

“没死才是正常的。”

丰天澜觉得自己做的醪糟汤圆虽然不是特别好吃, 但也不至于有毒。

而且万一真把祌琰毒死了——

以丰天澜对毒和药的了解程度,以及丰天澜和祌琰之间的恩怨来看, 很难说清楚丰天澜到底是无意的,还是故意的。

穆晴完全将丰天澜的话误解成了另一回事, 她点了点头,应和道:

“小师叔说的有理,祌琰这家伙毕竟做过魔尊, 经历过外乱内斗, 什么阴谋诡计都见过,应该也锻炼过对毒的耐受性。”

丰天澜:“……”

他冷着脸,低头将钵中磨好的药粉和枣泥混在一起,再均匀分开,揉搓成大小一致的药丸。

丰天澜一边做着这些事,一边开始撵人:

“穆晴,你怎么这么闲?东宫没有事情要你忙吗?”

穆晴是半点也不懂事, 道:

“巧了, 今天还真没什么事要做。”

她把丰天澜没有用掉的枣泥拿过来, 找了一只小碗,盛出来一份,一边吃一边道:

“这药丸是给谁的?是谁这么讲究, 吃的药要用枣泥来和,治病还怕苦?”

丰天澜道:

“你父皇。”

穆晴:“……”

丰天澜将搓好的药丸装进木盒里,放在穆晴面前,说道:

“你吃完后,将这盒药丸给天帝捎去。”

穆晴应了声好,将这木盒收了起来。

丰天澜觉得有些奇怪,道:

“你何时这么听话了?”

还在修真界时,穆晴还小的时候,丰天澜使唤她干点什么事,她总是推三阻四。

偶尔答应了,也会故意使坏捣乱——

秦淮以前有时候会出关,在问剑峰待一段时日。丰天澜若是在这时候得了点心,会叫身边的人给秦淮送去。

若是“身边的人”刚好是穆晴,她会视心情来决定,究竟是在路上将点心吃光,还是给秦淮留下一大半。

穆晴做这样的事不是因为嘴馋。

而是因为懒——她将事情搞砸了,丰天澜下次就不会使唤她,让她跑腿了。

但丰天澜偏偏就是不懂“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非要矫正穆晴的破习惯,无论她故意将事情搞砸多少次,都还是照样使唤她做事。

穆晴倒是觉得无所谓——

跑腿虽累,但点心味道不错,她不亏。

“你何时这么听话了?”

丰天澜见惯了调皮捣蛋的穆晴,面对现在这个遇到什么事情都乖巧答应下来的小师侄,感到有些不适应。

“不要这样看着我。”

穆晴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说道:

“你放心,我肯定会把这份药丸完好无损地送到天帝那里的——我只偷吃点心,不会偷吃枣药丸。”

丰天澜:“……”

穆晴拿着装药丸的盒子起身,说道:

“还有,小师叔,以后不要再让别人帮你送药了。若送药者心怀叵测,对药做了手脚,你作为制药的人,是说不清楚的。”

丰天澜头也不抬地说道:

“穆晴,我不是傻子,不会随便找人替我送药的。”

穆晴笑着道:“那就好。”

她转身欲离去。

丰天澜叫住了她,道:

“偷吃了也没事,这是顺经脉、补灵气的药,对身体有利无害。”

穆晴:“……”

她回过头,笑着问道:

“小师叔,我若是偷吃了,天帝见到盒子里药丸少了,问起我来,我该如何答?”

丰天澜:“……”

“你还是不要偷吃了。”

丰天澜拿着一筐剩下的金丝小枣说道:

“你把药好好送过去,这些枣都给你做枣泥。”

穆晴看了看红润的枣子,问道:

“你亲手剥,亲手碾成泥吗?可不可以做个月饼?或者做成蛋黄酥也行。”

丰天澜:“……”

这要求还真不少。

他想了想自己的手艺,回了穆晴一句:

“你想得美。”

穆晴带着枣泥药丸去了天帝那里。

天帝近来身体不错,能练剑,能饮酒。

他时不时就要叫上几个亲近的天将和仙官,要么比划刀剑,要么饮酒下棋。

穆晴每次见他,都会说:

“父皇这日子过得好逍遥,儿臣羡慕不已。”

这次也一样。

天帝收了剑,在侍从摆好的桌边坐下,道:

“父皇会这样闲散,是因为老了、不经用了,这可不是什么值得你来羡慕的事。”

穆晴摇了摇头,认真问道:

“父皇头发都还未白,到底哪里老了?”

“凝华,你是不是折子批多了,眼睛花了?”

天帝对小女儿的话十分受用,笑着说道,

“你仔细瞧一瞧,父皇这头上啊,每十根头发里,就有三根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