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荆棘丛中擂鼓的男人(1 / 2)

你说的没错,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对错,每个人都有一套衡量事情价值的标准,所以没有对不对,只有值与不值。

苏渔从一边拿起鼓槌,轻轻敲击着漆色斑驳的鼓面。

咚咚咚。

这面足有上千年历史的大鼓发出一声声悲怆苍凉的低鸣。

正如两年之前,黎世民与苏渔的姑姑苏晴歌所说的那样。

其实在仕途一路上,苏渔要比她适合的多,十年前还尚是少年的他们,曾经有幸与几位从华夏智囊团退下来的老先生一同在故宫外的北海边垂钓过。

当时,对于几位老先生晦涩难懂的言辞,黎世民与宫徵羽二女可以说是听的云里雾里,不明就里。然而苏渔却听的滋滋有味,时不时的发表一些在当时看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一样的诡异言论,黎世民与宫徵羽虽然听不太懂,但却隐隐也可以感觉的出来那几位老人好像对苏渔的话很感兴趣。

更不可思议的是。

到最后几个慈眉善目的老先生竟被苏渔的某句话气的差点跳起脚来,吹胡子瞪眼的说道:小兄弟,你这些话可是歪门邪道,危言耸听!

而苏渔则是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向着几个老人翻了翻白眼,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然后。

就这样不欢而散。

而时隔十年之后的如今。

苏渔当初的那些话,却一一得到了证实。

两年前,就在黎世民将这件事说给苏晴歌听的时候,苏晴歌也是大为诧异。

一惊一叹之间。

那个风华绝代的女人竟无奈笑道:这个兔崽子当初那些听起来很是匪夷所思的言论,在如今看起来,却像是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再不过稀松平常。这份远见卓识,绝非信口胡诌而来,看得出来,他并非像传闻中说的那样不学无术,而是在私底下是下了功夫的。还真是龙生龙,凤生凤,不愧是我苏晴歌的侄子。

能被苏晴歌这样褒奖的人,并不多。

哪怕苏渔是苏晴歌的亲侄子。

然而。

苏渔却没有选择仕途这条路,这也是黎世民多年来的一份遗憾。

因为苏渔只有青云直上,才有可能得到她们黎家人的认可,黎家人才会有那么一丝可能,愿意把她嫁给苏渔。

至于为什么苏渔没有选择这条路,黎世民没有问过,苏渔也从来闭口不提。

突然,鼓声戛然而止,只见苏渔回过头来问她道:世民,还记不记得,前段时间,你问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书店老板的我,为什么会敢和东瀛人起冲突?

记得。黎世民笑道:当然记得了,而且我不止问了你一次,而是问了你两次,当时你的回答是告诉我说,你之所以敢打他们,不是因为什么狗屁的爱国,只是因为你心里不爽罢了。毕竟所有人都不想被别人骑到了头上,还有忍气吞声。

对,当初我是这么说的。苏渔说道。

黎世民问道:那么现在呢,恢复记忆的你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苏渔想了一下,回答道:现在我要收回我当初的那些话,因为那些话并不是我的真心话,或者说并不是我全部的真心话。

黎世民不插嘴,静静等待着。

苏渔继续说道:其中有一部分原因自然是,我曾经当过兵的缘故,我有坚定的民族信仰,所以我对一部分狭隘的东瀛人是深恶痛绝的。

黎世民扬扬眉毛,眼底光彩闪烁。

她注意到了苏渔话里的一个字眼,一部分。

她自然知道,苏渔之所以会失意,直接原因就是东瀛人所害。

然而恢复记忆之后的苏渔,却仍旧没有将这顶仇恨的帽子扣给所有的东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