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气场(1 / 1)

宋胆 憨皮拉朋丫 2767 字 2021-01-05

一老一少,闲话家常,老太太听说赵维和赵孟禧还打了一架,出言相劝,“都是一家人,都是好孩子,何必拳脚相加?还是和睦些的好。”赵维咧嘴一笑,“我们打闹惯了,婶娘就别操心了....”“.....”谢道清劝之不住,也只好作罢。不过赵维因提到了赵孟禧,却是思索过后,有心提醒老太太,“赵孟禧如今和留梦炎等人走的很近,俨然一副唯其马首是瞻的架势,听说还与哈合马有关联。”“婶娘还是防着点他,莫被其利用。”谢道清没听明白,“利用.....这是从何说起啊?”赵维道,“我的意思是说,他来婶娘这里也不全是孝心。”这老太太就是心太软了,赵维是知道,可正因为如此才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怕是婶被他卖了,还不自知。”“怎么卖了?”赵维彻底无语:“那侄儿就多一句嘴吧!!”“张珏的事婶娘可知道?”谢道清点了点头,“倒有耳闻,听说好端端个人就疯了?”赵维道:“那张君玉是死是活,和咱们家已经没有关系了....他降不降那是元帝的事,婶娘操什么心呢?”“为何必还为赵孟禧写劝降书?如今张珏疯子,婶娘却是落下了骂名。”老太太听罢更是呆愣,“老身....老身可没写过什么劝降的东西啊!?”“嗯?”赵维一懵,“什么意思?”谢道清苦笑,“老身再糊涂,也不敢写那种东西给孟禧.....若老身自己倒还好说。”看了眼赵显,“显儿由在此....却不难出这个头啊。”赵维一翻白眼!操!!赵孟禧,你特么怎么能烂到这个地步?原本赵维对谢老太太还真有几分埋怨,老糊涂了给赵孟禧出那份力,要知道,一个赵孟禧还气不疯张珏,赵显和谢老太太的那封劝降信才是关键。将来如果落笔史册却是想像得到的。今天听老太太这么说,原来她就没写过!!那那封劝降信是哪来的?不用想也知道,是特么赵孟禧伪造的!想清这些,赵维都有点替张珏不值!!被那么一个混人,用假信逼疯了!“孟梁...孟梁?”赵维出神,谢老太太则在一旁轻声呼唤,“这么说是孟禧又闯祸了??”“那孩子和你一样,遇事欠思,你莫要与他一般见识。”老太太劝着,赵维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安慰,“没事儿了,婶娘无需操心....”又陪老太太聊了一阵子,一起用过了早饭,赵维便起身告辞了....谢道清一直送到街上,目送赵维离开,身影难免有些寂寥。只是回到府中,老太太将自己关在卧室里....自床下取出一张操满文章的旧纸,捧在手里端详甚久。眉眼中也满是欣慰....自盘古开天,三皇定国,五帝开疆.........男必在祀与戎泯躯祭国..........士!披肝沥胆。将!寄身刀锋。帅!槊血满袖。王!利刃辉光!那纸上正是赵维在崖山一役念出的那段文章....吾不分老幼尊卑...必同心竭力,倾黄河之水,决东海之波,征胡虏之地,剿倭奴之穴....看到倭奴二字,老太太目光不移,紧紧盯着纸上的两个字....良久,会心一笑。这真的是赵晔写的吗?对于赵晔谢道清像了解赵维一样了解他,那孩子自小好学,才智过人,又是谦和之辈。怎会将倭国贬低成倭奴?而且,谢道清再清楚不过,赵晔什么都好,却是胆小最为致命,让人临危受难,帅众出阿,却是难为他了....也只有赵维这个混不吝的家伙,才能胆大包天!越想越笑,老目慈祥,喃喃道:“都是好孩子....好孩子啊。”......叠山先生近来有些心神不定,继阿丹上次来传达了忽必烈的意思之后,这几天阿丹又来府上一次,大概就是告诉谢叠山,做好准备,圣旨近日便会下来,而任命正是对赵维帮助最大的翰林院。按说这是好事,赵维知晓之后着实高兴许多。可是只有谢叠山自己知道,那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且,阿丹已经暗示过谢叠山,“皇恩浩荡,先生莫要辜负了陛下的一番美意....”说白了,如何能让元帝完全信任,却是要看谢叠山自己。思来想去,谢叠山知道,他这个书生又有什么拿得出手,可搏元帝一信呢?最后只能是咬牙写下一篇文章....恰巧赵维来他这里听讲,见叠山先生伏案急书,神情扭曲!!凑过去一看,登时心头一颤!眼珠子没突出来!“不行!!”大喝一声扑上前去,将叠山先生写了一半的文章一把抢过,撕成了碎片!!那是一份:告江南万民书!文中以叠山先生的口吻,为元帝歌功颂德!并劝戒南方士子百姓,顺应天意,归顺大元!并且,谢叠山罗列典籍,以示大元为中华正统,百姓若有不从,便为忤逆!!可以说完全不顾脸面,把忽必烈往死里夸!俨然一副降臣应有的嘴脸。一边撕一边哀叫,“先生怎可如此,此文若现世,先生一世英名可就全毁了啊!!”叠山先生僵在那里,老迈之躯有些不知所措....他当然知道此文一发,不但名声没了,他坚持了一辈子的道理也跟着没了。可是....没办法啊。苦笑一声,“傻孩子....这是老夫的投名状啊....”“没有这东西,老夫怎么进翰林?”“那也不行!”赵维不依,“那咱们就不进翰林!我自己想办法。”先生则道:“晚了....老夫想入翰林的心意已经传上去了,若此时回头,不但是官职的问题,元帝必会生疑。”“这东西....不拿也得拿了...”说完,铺陈新纸,颤抖点墨,又无声的写了起来,依旧是一份....告江南万民书!!赵维看在眼里,浑身发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叠山先生头也不抬,“你去吧....今天就不讲经了。”老爷子整整写了一个下午,洋洋洒洒竟有万言!让阿丹承于圣前,忽必烈一见,果然大喜!!甚至可以说是喜出往外!!他是没想到谢枋得竟会以此投名!当夜拟诏,授谢枋得为翰林院直学士,地位仅次于留梦炎...位列六学士之二。明日早朝三班见驾!而且忽必烈让阿丹传旨时,特意嘱咐谢叠山,让先生暂居次席已然是委屈了先生,陛下心中有数,记着先生的功劳。意思就是,你初入翰林就担当承旨有些不合适,且等等。好吧,把留梦炎排在谢叠山前面,不光忽必烈觉得不合适,留梦炎自己都觉得烫屁股!!实在是这老爷子名气太大了。留梦炎真就震不住。一宿都没睡好觉,琢磨着自己将来怎么办?是官升一级入政事堂为相,还是....还是给老爷让路啊?第二天一早,大宁宫开朝。汉蒙文武列班殿中,叠老爷一进来,只见一身交领大袍,腰身笔直!那气场...在场的汉臣,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是从南边降过来的,赶紧就是一个长揖,执弟子之礼。留梦炎本来没想拜,毕竟他比谢叠山高半级,领导的架子还是要有的,可是....特么汉人就他一个不拜显然不太合适啊....得,别端着了,也是大礼及地,“梦炎....给先生请安了。”谢叠山一笑,“汉辅....莫要多礼,日后还要仰仗汉辅,多多提携。”“.......”留梦炎汗都下来了,心说老爷玩我?当着这么多你的徒子徒孙说这话,让我怎么活哟!!而忽必烈高坐龙位,把一切都看在眼中,心中也有计较.....谢叠山就是谢叠山啊....能得此人之助,实乃大元之幸!只不过....只不过忽必烈有点贪心,不由想到,要是那个文天祥也能如此归顺,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