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南湖郡之战(2 / 2)

南湖郡与洞庭郡距离战场都不远,是调粮的主要区域。

谷哦</span>二是乾国建立之后,顺国内部明白必须进行改革,速度慢些都不行,乾国就像一团烈火,没有烧到眉毛也烧到了胸口。

想要进行改革,朝廷一定要有足够的兵力和粮草,这样才能保证对地方的掌控力,抽调地方粮草,既能增强朝廷的实力,还能防止尾大不掉的情况。

现在这种时候有粮就有兵,顺王又打算收地方郡县的权,肯定要防止他们悄悄做大。

顺国内的世家是最少的,但不意味着这些世家很弱,弱小的世家已经被顺国消灭了。

顺国的世家比其他国家的世家隐藏的更深,与官府的纠葛也更深。

有些世家中人甚至改名换姓成为顺国的官员,除了他们自己和家中的几位甚至一位老人,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

顺王的命令很坚决,就是要在世家反应过来之前吧地方郡县的粮草抽调大部分。

到时候就算有人想要负隅顽抗也不能用一家之力造成太大的混乱。

南湖郡本来是被抽调粮食的重点,后来刘继武的到来算是救了南湖郡半条命。

部分粮食不用运出南湖郡,但是要供给十万顺军的消耗。

只要不运出南湖郡,南湖郡官府、世家和地主们就很满意了。

所以刘继武从到达南湖郡开始基本没为粮草发愁过。

但赵龙来了之后就有些发愁了。

刘继武肯定是紧着洞庭湖沿岸的粮草调动,一个就近方便,另一个也是为了避免乾军从洞庭湖上悄悄登岸,毁掉粮草。

马上就要到收获的季节了,互派小股兵马去对方的地盘上毁坏粮田算不得稀奇。

没想到当初为了避免乾军毁掉粮草的办法现在获得了坚壁清野的效果。

赵龙想要获得足够多的粮食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从洞庭郡调粮,杨远已经在洞庭郡留下了大量粮食,足够神武卫食用。

另外一个就是两天之内打进南湖郡腹地,南湖郡还是不缺粮食的,只是现在还不属于乾军。

“不属于我们没关系,抢过来就是我们的了。”

赵龙认为他得两条腿走路,洞庭湖的粮食要运过来,南湖郡的粮食也要迁过来。

不抢过来也不会用在南湖郡百姓身上,不是被刘继武用来打仗就是被那些世家吞掉,不如被我抢回来。

以后还能用在南湖郡。

南湖郡的条件可是比北方的一些郡县好太多了,但也不是没有穷人,有些是因为自身的原因,生病、懒惰、运气不好,总之就是过不上好日子;

还有更大一部分是因为环境的压制,他们勤劳,苦干,但就是没多少见识和远见,所以辛苦一年也不一定能收获足够一家吃的粮食,要是遇到灾年,那就更是只能买房买地甚至卖儿卖女。

乾国占领南湖郡肯定不会按照之前顺国的方式治理南湖郡,会投入大量的钱粮进行改造,让这里真正的成为所有南湖郡百姓的渔民之乡。

那就与赵龙无关了,如何治理南湖郡是那些文官们的事情,他现在只想一件事情,搞粮食!

“让洞庭郡明日先运送一万石粮食过来,注意安全,不要送到顺军手里。

再让石宽加速攻入南湖郡腹地,不急着进攻城池,先搜刮几个名声不太好的大户,凑一凑粮食,以后有的是机会攻城。”

名声这种东西最是无用,但也最有用,因为它的作用有时候不取决于自己,而是取决于敌人。

神武卫很讲究,所以名声在他们这里是寻找作战目标的一个重要指标。

平时不爱惜名声,喜欢为非作歹的大户们,你们的劫难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