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南北对峙4(2 / 2)

虽然支持应王获得成功后获得利益可能是最少的,但安全性高啊!

谷</span>而且也并非所有世家和大臣都对朝廷有着异常的心思,也有一部分人是忠诚于朝廷的。

目前来看李应绝对是最适合成为顺王的继承人,只有李应继位顺国才不会发生剧烈的动荡。

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不愿意按照道理行事。

除非李过或者李洛能够将王都内的力量全部整合完毕,才有资格和李应对抗。

毕竟李应手中不仅有一支绝对精锐的军队,此时还占据了随郡和东南三郡,部分边军也接受应王的命令,成为李应手中第二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是李过和李洛都无法相比的,李洛麾下虽然也有一支精锐,但与李应相比,犹如婴儿在面对大人,同样拿着刀对砍,你猜婴儿能挡住几刀?

......

沧羊郡,这里仍是神卫军的核心,如果杨远立国,那么国都便是沧羊城。

只不过沧羊郡的位置太偏僻,过于靠北,临近草原,虽然不会对神卫军造成军事上的压力,但并不利于杨远对南方的统治。

尤其是以后神卫军占领顺国南方与更南方的楚国后,沧羊郡的位置就更不合适了。

新的都城已经开始规划,现在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确定王都的位置。

没错,杨远已经有了立国的基础。

神卫军现在占领的地盘已经远远超过了许多小国的面积。

称王称公都可以。

只是杨远感觉现在建国还有些早。

“主公,不早了。

再晚就会对我们的内部造成影响了。”

被召唤出来的神卫军和追随者不会因为任何原因对他产生背叛的心思。

但随着地盘的扩张,杨远麾下出现越来越多的本土人才。

得需要考虑他们的想法了。

一个共同的目标是让内部更加团结的基础。

杨远听完沉思许久,确实,手下的人多了,想法难免也会变多,不能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想法就否定他们。

人才最宝贵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思想。

那就立!

主公同意立国的消息正式在神卫军内部传播开。

最高兴的当属出身本土的文官。

本土武官们也很高兴,但他们的战功还不够他们马上封侯。

主要的战功都是神卫军将领立的,本土将领多是配合神卫军作战。

文官中能够封侯的人本就很少,他们更加追求官位。

立国之后肯定会大肆封赏,高官之位也会多出来不少,这都是他们的机会!

既然决定立国,那么婚事就只能放在立国大典之后。

国事在前,家事在后。

张家也痛快的同意这个要求,都不用杨远去说,自有人去张家与张修说明缘由。

对于杨远要立国之事,张家的感情还是比较复杂的。

张修没想到自己看着长大的老友之孙竟然能走到这一步。

此时他不知道自己给孙女找的这个夫婿是好是坏。

他相信杨远不会亏待自家孙女,但她真的能当好王后吗?

张修对孙女还是很了解的,也明白王宫之内的水会有多深。

内心复杂的张修送别了一位老友。

权势真的能让人变得年轻!

杨远的地位越高,张修的朋友也慢慢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