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沧林关(2 / 2)

如果是骑兵打步兵,齐、顺两国还需要更多的人才能抵挡。

在沧羊郡,各个军队之间的战斗力差异还是挺大的。

神卫军与其他军队是一种分法。

但就算神卫军,不同时间被召唤出来的部分之间也有不小的差距。

实力最强的当然是最先被召唤出来且跟随杨远一起出来战斗的神卫军,他们经历的战斗最多,获得的战斗经验最丰富,很多人已经成为了资深的一阶士兵,只要参加两次大型战斗或者参与一次与武者的战斗,就能晋升成为一名二阶士兵。

到时候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对付四五名蛮族战士。

就算没有升阶,单对单,蛮族战士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第二等就是那些后来被杨远召唤出来的士兵,他们的实力与蛮族精锐士兵相当,但是如果蛮族战士骑在马上,神卫军就需要依靠军阵的力量来应对。

剩下的民团和潜龙营、雏虎营实力都差不多,单独与蛮族作战肯定还是有所不足,不过依靠精良的兵器和严格训练,也能够与蛮族抗衡。

如果在守城的情况下,蛮族必须用五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兵力才能打破他们防守的城池。

杨远手下没有特别优秀的将帅,他们更多的只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才能发挥超强的实力,而对其他兵种的指挥稍显不足。

对于一个统帅而言只是非常大的缺点。

所幸神卫军更依靠士兵的实力的取得胜利,指挥的魅力稍稍差了一些。

主公既然决定在沧林关外和蛮族打一场,他们就要制订一个相应的计划。

后勤保障,调兵遣将。

杨远是不会管这些的。

以前手下没有人用的时候,杨远还会亲力亲为,现在手下人才济济,他在做那么多就不是在体恤手下,而是在和他们抢功。

为上之人,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和手下抢功。

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能力,快速成长,既然壮大实力,又能助他们成长。

只要守好底线,杨远就不怕他们反叛。

郡尉府的行动非常隐秘,没有惊动太多沧羊郡百姓。

在很多人心中,蛮族还是无法战胜的可怕存在。

杨远能够赶走蛮族,所以他们才会很快承认这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成为郡尉大人。

但现在他要去和蛮族在在草原一战,没有多少人相信他能获得胜利。

但沧羊郡官府内相关人员都知道郡尉大人要和蛮族在草原打一场。

对此,他们的反应大同小异。

郡尉疯了!

尤其是郡守刘志和沧林关守将张彪。

一个是沧羊郡名义上的最高长官,一个是沧林关的守将。

他们都认为杨远这个决定有些冲动,只要守好沧林关,定会让蛮族撞个头破血流。

张彪自信有如此雄关,加上自己的青龙军和沧羊郡的支持,守住十万蛮族一年的围攻没有任何问题。

问题是蛮族能够围攻沧林关一年吗?

不可能!

除非他们真的想被灭族。

别说一年了,就是三个月拿不下沧林关,金鹰汗就得撤回草原,否则赶不上牛羊育肥,冬天他的族人就得饿死。

守关三个月而已,为什么要出关与蛮族在草原上作战?

难道嫌自己的儿郎们死的不够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