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广寒山(2 / 2)

经过测试员的测试,宇航服在月球表面工作良好,下一阶段二十五名宇航员分成三组,一组在息壤号内部维持飞船预转,一组外出绘制月球地表环境,另外一组则开始重要的工作。

挖土!

从息壤号的货舱中,开出来三台特殊的机器,这三台机器上面都有统一的文字——土行孙。这就是土行孙相控阵盾构机,特别为月球环境开发的钻地盾构机。

三台盾构机迅速在月球地表钻洞,在未来几个月时间里,它们将在息壤号地下钻出一个基地雏形,然后从息壤号上卸下货物,不断装修这个基地,从此长期在月球维持。此外还有计划在基地上方建造玻璃大棚进行种田,把华夏人与生俱来的种田技能点亮月球。

月壤没有有机成分,也不含水分,理论上是无法进行种田的。

但是华夏航天局早就联合农业专家,进行了相关技术论证,研究出了月壤改造的方案。从地球携带有机材料,再混合宇航员们的粪便,从而补充月壤欠缺的材料。这样经过改造的月壤,就能简单耕种一些农作物了——当食物肯定是不够的,只是一个科研项目。

而这个玻璃大棚,说起来也是高科技满满。

众所周知月球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巨大,白天可以达到一百三十多度,晚上可以达到零下一百八十多度。所以想要建造玻璃大棚,解决温度就是最大的难题。

但这一切,都被杜恪随手搞定。

他在主持南天门计划的时候,就随便研究出了“超通透结构”,通过这种结构制造出的材料,具有玻璃一样的质感,并且具有高度保温作用。所以白天阳光直射这种“仿生玻璃”时,会被隔绝大量的辐射,从而让温度小幅度上涨,晚上又能保证温度不会散失。

仿生玻璃不仅用在大棚种菜上,实际上息壤号飞船的玻璃,都是仿生玻璃制品,现在仿生玻璃已经全面应用在军事、科研领域,只是还没有民用、商业化。

不得不说杜恪随便掏出来一点科研成果,都是造福人类的大杀器——实际上这个超通透结构,是花海基地的巨魔院士们研究出来的。

“挖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虽然宇航服理论上有很强的抗性与耐性,但是万一破损了会很麻烦。维修台只能进行简单的修补,备用宇航服的数量也不多,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航空港指挥中心,可以随时接通每一位宇航员,监控对方的工作环境。

“收到收到,挖土作业组会小心的。”宇航员答复。

息壤号有通信基站,与每一位宇航员保持信号畅通,再集中传递到十米撞球,与地球进行交流。

月球专用款土行孙,很快就被布置到指定地点,程序启动,无人驾驶,全靠息壤号上的九章与周髀计算系统遥控。无声作业,无数月壤被喷出到一旁,再由宇航员驾驶特殊的铲车,将这些土壤运到远处堆放。挖土作业枯燥且单调,但是在月球挖土作业,逼格满满。

绘制月球地表环境的探险组,几名宇航员分别驾驶着月球车——有点类似吃鸡游戏里面的蹦蹦。

因为是有人驾驶,所以月球车做功相当简单,以结实耐用为主,配上九天雷声能源核心,可以说是充电一天、奔驰一年。探险组完全可以驾驶月球车,在月球上进行环球旅行。

毕竟月球周长也就一万公里而已,月球成时速可达八十公里,两人换乘驾驶不休息的话,五六天就能绕月球一圈。

当然。

没有解决吃喝拉撒的问题,月球自驾游肯定不行。

“基地基地,收到请回复。”

“收到。”

“我们探险组现在正在向伊卡路斯环形山前进,预定时间一小时十五分后抵达山顶,届时将华夏国旗插在山顶最高位置……对了,征集改名的新名字起好了没有?”

月球上的山峰、陆地基本上都被命名完了,不过华夏宇航局决定推翻这些命名,重新用华夏自己的方式来命名,毕竟现在我们站在这里。

“基地已经收到,已经收到……暂时用广寒山代替,等什么时候进行网络征集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