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真空波(2 / 2)

杜恪随手在稿纸上花了一条直线,再以直线为坐标,画了一道波。

“你看,这道波的上方波峰,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物质层,下方波谷可以看成是能量层。物质层就是宇宙,包括各种物质,有多少物质层的物质与能量,就对应多少能量层的物质与能量。两者处于有机的动态之中,事实上只要这道波结束,就湮灭为真空。”

兰德斯院士皱着眉看了许久,才说道:“引力怎么介入?”

“引力是真空波拓扑结构的一种体现,当物质层达到波峰顶点位置的时候,就会产生超越物质层的状态黑洞。从拓扑结构来看,有黑洞必然有对应波谷顶点位置的白洞。所以引力的介入方式,应该是对应真空波的干扰,引力大到极致就会干扰真空波。”

“我有些理解的构思,但是还有很多解释不通的地方,比如说这个暗能量,怎么解释?”

“引力以物质层的形式出现,暗能量以能量层的形式体现,两者一个是要把真空波向顶峰拉扯,一个是要把真空波平稳下来换言之,你可以看作宇宙大爆炸时,奇点发生了震荡,一方面物质层的引力聚合,是促使震荡继续发生,并不断扩大。一方面能量层的宇宙膨胀,是促使震荡平息,从而归于寂静。”

“但恰恰是引力,试图将万物聚合,重新归于奇点,你说的能量层,看似让震荡平息,结果却是促使奇点无限扩大为宇宙热寂。”

“不不不,兰院士,你理解错了,真空波的形成,宇宙就恢复不成奇点了。实际上引力是奇点自身聚合的方向,而宇宙膨胀是能量逸散。这是从拓扑结构上来理解的两个方向,一个粒子释放出光子,自然会损失能量,从而减少质量,宇宙也是如此,不断逸散能量向最稳定的结构演变。”

与兰德斯院士的一番讨论,让杜恪思路越来越清晰:“物质层、能量层之外,真空波所围绕的横轴,也就是这个真空面,我认为可以定义为精神面。”

“精神面?”

“是的,物质层与能量层重叠的位置,就是精神诞生的位,这是我基于心灵神族明的猜测,心灵战甲就是最好的诠释当然现在还不是把一切都代入真空波理论的时候,我们还是继续回归量子时空通道吧。”杜恪眼神放光的说道,“我感觉我们已经破解了这个谜题!”

他拍了拍手,给自己鼓掌。

铿锵有力的说道:“我要给予真空波的拓扑结构,进行时空通道的重复试验,我认为已经不需要低级素材样本了。只要我们找对真空波的频率,然后通过物质层与能量层的置换,就能调动真空背后的能量大海,从而实现量子层面的瞬间移动,无非就是物质导向能量,再从能量导向物质。”

兰德斯院士也是越来越激动:“然后在能量层进行定位,就能跨越无限的距离?”

“是的,是的,跟心灵战甲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哈哈,确实如此,你早就该对心灵战甲深刻研究了。”

“没办法,心灵战甲是真空波理论的高级应用,就好像处在火药时代的人类,去研究核武器一样费解。而我们现在研究的量子时空通道,无非就是真空波理论的最早火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