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杜乘风封郡公(2 / 2)

李世民面带笑容地环视了一下武百官,然后高声道:“杜乘风,上前听封!”

杜乘风闻声站了出来。不知道李世民又要封他什么。

李世民朝高公公点头示意了下,高公公便拿出来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圣旨宣读道:“奉承运,开国县伯杜乘风,心系百姓,献高产水稻谷种,亩产15石,红薯种子亩产50石。救下百姓于水火,为我大唐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开国县伯杜乘风,于前不久在户县断魂崖处不顾自身性命,勇救阳公主,慈舍已救饶精神应该推崇表扬。”

“鉴于开国县伯杜乘风对于我大唐的卓越贡献,朕决定加封杜乘风为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实在不知道古代的圣旨具体格式是什么样的。

圣旨亢长,高公公足足念了几分钟才念完,不过杜乘风基本上是听明白了。

就是李世民一下子又把他的爵位给提升了三个等级呗!

杜乘风原本想着李世民给他封个县候就不错了,想不到李世民还挺大方的。

最后一句公告下让他倒挺高心。这样一来,声望值就可以源源而来呀!

郡公可是正二品的官级,比自己父亲杜如晦现在的官级还高上几级,呵呵!

现在父亲还没有被封为国公,官级还是正三品,被李世民这样一搞,朝中大部分的人官阶都得比他低上好几级了呀!

食邑二千户,永业田3500亩,还可以世袭罔替。

不得不,李世民这一次还真是大手笔,一点也没有吝啬,除了爵位,金银布匹各种各样的赏赐也不少。

杜乘风可以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人了。

能在不到17岁不到的年纪做到开国郡公的爵位,绝对是所有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谢皇上恩典!”杜乘风波澜不惊,淡定从容地从高公公手中接过圣旨,揣进了怀里。

总的来李世民的做法还是让他挺满意的,当着百官的面给他封了个郡公,可以给足了他脸面和荣誉。这下满朝武只怕没有几个敢看他了。

只怕以后所有官员见到杜乘风还得恭恭敬敬的。

为何?因为李世民这一当朝公布高产水稻和红薯的提供者就是杜乘风,以后这些官员的世世代代能够丰衣足食都得感激杜乘风这个贡献者。

就像在现代一样,大家之所以能吃饱饭,都得感谢袁爷爷这位无私的老人一样。

杜乘风接下圣旨回到父亲杜如晦后,大殿内的武百官也都瞬间炸开了。

此刻的杜乘风在他们心中已经不是可用妖孽才来形容的了。

所有人看向杜乘风的眼光都火辣辣的,充满了羡慕和敬仰。

有了昨的见证,不论是那些老顽固还是其它官员,倒没有一个人站来反对的。

大家心里都一致认为杜乘风能封为郡公是实至名归。

原本按照一般的惯例:非显赫军功不得封候的,不过杜乘风显然是一个特例。

相对于武将们的开疆拓土,守护边疆的战功来,杜乘风这个能够让大唐世世代代都受益的功劳反而显得更有意义,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