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被疯狂打脸的王珪(2 / 2)

杜乘风的新式教育,虽然会增加一些官府的工作和负担,但是通过地方商贾捐助的形式来增加学堂数量。

让更多的穷苦百姓都可以花费极少的费用来求学,对于广开民智,让更多的百姓懂得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用杜乘风的话,只有广开民智,社会才能发展得更快。社会发展得快,国力自然也能随之增强。

一次又一次的打脸,把王珪气得满脸通红,七窍生烟。气急败坏地指着房玄龄等人支支吾吾地道:“房大人,虞大人,你们你们”

和王珪同一阵营的魏征原本也想着站出来打打圆场,帮王珪些好话,可是一见这眼前的形势,也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魏征不是傻子,犯众怒的事情他不会去做。

虽然他时常挑李世民的刺,但是这次他反倒认为虞世南等人做得对。

他为官孤僻,和虞世南等人尽管不合群,但是他了解虞世南等饶为官原则。

在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这些国之重臣是绝对不会拿大唐未来的国运来开玩笑的。

看到自己的这些重臣纷纷站出来开口支持,李世民的脸色总算好看了一些。

事已至此,杜乘风知道自己再不些什么是不行了。

神态悠闲地走到王珪面前,杜乘风眉梢微扬,唇角微翘,似笑非笑地道:“这位大人,有句话叫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恕我直言,你在指责、怀疑皇上的时候,是否有去详细地了解过我主张的新式教育,到底包括了一些什么东西。”

一开口,杜乘风就直接给王珪扣上一顶大帽子,指责怀疑当今皇上。偏偏还怼得王珪满脸通红无法反驳。

杜乘风接着道:“你又是否去分析过这里面利弊。如果我没有估错的话,这位大人你定然没有了解过。否则你定然不会如鲁莽地跳出来反对。”

“你瞧不起我没有关系,我也不在乎。但是你要想到,这教育改革受益的是谁,是下广大的百姓,是下所有寒窗苦读的学子。”

“先不别的,你不得不承认,我所创造的汉语拼音,远比你们之前的声韵母要简化便捷得多。”

“同样的1000个汉字,同样的学子,之前的声韵母学起来可能几个月,可是换成我创造的拼音,可能就是一个月。”

“而且只要学会了所有拼音,加上一本字典,就可以熟识绝大部分的字。”

“也就是哪怕一个普通百姓,他不需要像众多学子那样寒窗苦读,他只需要学会所有的汉语拼音,加上一本字典,他就可以自学大部分的汉字。”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你不可能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广开民智,你懂否?”

了这么多,见王珪似乎还是一脸呆板不知所以然地样子,杜乘风只好继续气死人不偿命地道:“我不知道这位大人你什么官职,所以也不知道你是否懂得广开民智的意义所在。”

“我只能告诉你,广开民智是功在千秋的大事,不仅对皇上,对下百姓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