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字典的巧妙运用(2 / 2)

自蔡伦改良造纸术以来,几百年间,虽然造纸术也经过了一些完善,但是价格仍然是居高不下,因此百姓读不起书,世家才有机会一直把控朝廷。

这是李世民心中挥不去的痛,如果杜乘风提供的技术是真的,假以时日,李世民相信凭着活字印刷术和这个改良的造纸术,他就可以和世家大族好好的掰下手腕了。

李世民的喜悦和疑惑杜乘风看在眼里。“千真万确,皇上可让将作监官员照此技术测试一番即可,只需一日便可。”杜乘风云淡风轻地道。

“好!好!朕相信你。”得到杜乘风的确认,李世民激动不已。

杜乘风又趁热打铁道:“皇上,将作监的活字印刷术我已全面改良,相信加上这个改良的造纸术。如果朝廷印制大量的启蒙书籍,加上地方州府的配合,相信可以让不少渴求读书的普通百姓或寒门学子如愿以偿了吧。”

“没错,如此一来,最大的难题迎刃而解,下百姓有福朝廷有福呀!此事杜爱卿当居功至伟呀。”李世民神采奕奕,喜滋滋地道。

“为下百姓谋福祉是乘风份内之事,谈不上什么居功至伟。只要对皇上有用便好。”杜乘风波澜不惊脸不红心不跳地回道。

“杜爱卿还是一如既往地淡泊名利呀。但是朕还有一个问题:朕观之杜爱卿的简体字和拼音都十分的方便,只是我朝汉字何其多,如何能让这些拼音和简体汉字快速普及开来,让下老百姓受益呢?”

想到这方面,李世民眉头紧锁,脸上又布满了忧思。

下学子往往要从基本的启蒙到熟读经书,少则七八年,多则十几年,这让急于证明自己的李世民如鲠在喉。

“皇上,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才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此乃长久之国策,不可操之可急。皇上的苦心我能理解,但是如果急于求成反倒会弄巧成拙。”杜乘风苦口婆心地道。

“至于如何快速普及拼音和简体字我倒是有几点方法供皇上参考。”杜乘风接着道。

“杜爱卿快看。”李世民呼吸急促,显得很是急牵

杜乘风不紧不慢从怀里掏出一本汉语字典,一本用拼音标注的简繁对照字典,缓缓道:“皇上,此物为汉语拼音字典,之前我应该跟皇上提起过。此书收录了我大唐常用的一万多个字。都用拼音一一标注,并且有我发明的简体字和原来的字参照。”

“一名普通的成年人要完全记住常用的上万个字没有几年确实很困难。但是如果只是熟记我发明的几十个拼音字母,那应该是花不了多长时间的,少则几多则一个月应该都可以认识。然后只要有了此书,通过拼音就可以基本认识所有的常用字了。”

“基于现在大唐目前只有长安部分学馆在开始研习我发明的这个拼音字母,为了快速推广普及,皇上可以下旨,让大唐各州府抽调一部分相关的官员全部集中到长安国子监来学习拼音,学习简体字。相信有此字典的帮助,各官员学习起简体字和普通话来应该可以事半功倍。”

“而这些抽调上来的各州府官员学成之后,又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在各州府同时教导学习拼音和简体字。”

“加上朝廷可以印制大量的字典发到各州府,这样双管齐下,相信不出几年,大唐百姓识字和懂得普通话的人员肯定会大大增加。一旦普通话和简体字推广普及开来,届时对大唐的经济发展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皇上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