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6章 电和磁(万字大章)(1 / 2)

大唐孽子 南山堂 12443 字 2021-11-18

卢照邻在观狮山书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作为李宽的弟子,再加上他又是范阳卢氏出身,卢照邻的身份本来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比较的。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主要的是卢照邻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自己在文学和算学上的天赋。

在观狮山书院里头,文学素养很好的学员,数量不少。

算学水平很高的学员,更是不缺。

但是文学水平很高,同时算学水平也很厉害的,就不是那么的多了。

这就像是后世,语文很厉害的学生有不少,数学很厉害的自然也不少。

但是两者都很厉害的就不是很多了。

不过,卢照邻在观狮山书院出名,还不是因为他的文学或者算学非常的好。

而是因为他除了这几门学科之外,其他什么医学、格物学、化学之类的,都有研究。

甚至研究水平比大部分的学员都要厉害。

不客气的说,卢照邻是在观狮山书院里头少有的全才型人物。

这样的人才,就很难得了。

最近几年,卢照邻的研究重心就转移到了格物书院。

并且还亲自担任了格物学院雷电研究所的所长。

看到这个需要自己小心对待的郎君总算是不再各种折腾了,刘界也是松了一口气。

对于雷电研究所的各种需求,他都是完全批准。

这么一来,虽然雷电研究所的成果不是很多,但是研究所里头的占地面积也好,各种设备也好,亦或是人员也好,斗殴是不缺的。

“啪!啪!”

研究所里头没有人声鼎沸,反倒是安静的很。

不过,在这种安静的环境之下,实验台上的“啪!啪!”声却是显得异常的明显。

“所长,连续几次实验都取得了类似的成果,这一次使用铜线来环绕之后,效果似乎更加明显了。”

牛页一边盯着实验台,一边快速的记录着什么。

作为卢照邻在雷电研究所里头的重要助手,牛页的水平也是非常高的。

要不然也不可能让颇为自负的卢照邻看上。

“看来师父说的没有错,这个电,果然是可以人工创造出来的。

之前听他说明雷电产生的原理的时候,我还觉得非常的晦涩难懂。

不过经过了这几年的研究,我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深入了很多。”

卢照邻回想着实验室里头举行的各种实验,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

“我们之前在下雨天的时候从天空中引导下来的雷电,也是能产生类似的火花。

不过那个火花的规模和现象要更加扎眼就是了。

现在只是将铜线环绕一圈之后放在旋转的磁铁之中,就能在铜线的两端之间出现这种火花,说明在磁铁旋转的过程之中产生了雷电。

但是这种现象到底应该要怎么解释呢?”

牛页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助手,但是他的思考推导能力显然是比不上卢照邻的。

“有一次师父跟小玉米和我讲解藏书阁的一本书籍的时候,曾经提到了电磁感应这个词语。

我也记得他依稀说过这个世界其实是存在磁场的,只不过这种磁场我们眼睛是看不到的。

如果我的猜测没有错误的话,这个磁铁不断旋转的过程之中,磁场在发生不断的变化。

铜线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磁场里头,产生了雷电,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刚刚那个想象。”

有一个牛掰的师父,卢照邻自然可以更早的接触到很多人都没有了解到的领域。

电磁这个对于大唐完全新兴的领域来说,卢照邻算是其中的先行者了。

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个领域有非常多的未知东西等待自己探索,所以卢照邻这几年才会把精力全部都放在了格物学院里头。

“磁场?所长,虽然我们的这个实验可以从侧面证明磁场的存在。

但是就像是你说的一样,磁场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要想让别人接受,恐怕有点难度呢。

哪怕是到时候我们把论文投到了《科学杂志》,那些编辑也不一定会同意刊发啊。”

牛页考虑问题非常的细微。

一些卢照邻没有想到的地方,他已经提前思索了。

这也是他能得到卢照邻信任的重要原因。

“嗯,你说的有道理,在发表电磁感应的相关论文之前,我们得想办法把磁场这种看不见的东西转化为大家能够理解的东西。”

卢照邻一边思考,一边想着要怎么样才能让大家意识到磁场的确实存在。

“有了!我们使用磁铁的时候,不是可以在沙子里头吸出来很多黑色的小铁矿吗?

通过不断的变化磁铁的方向和位置,放在纸张上面的铁屑也是会不断的移动。

只要我们设计一个模型,让大家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到磁铁变化方向和位置之后铁屑的移动。

甚至让大家看出来铁屑的分布跟磁场有关系,那么就算是证明了磁场的存在了。

至于磁场的存在跟雷电的关系,则是可以通过我们刚才的实验来证明。”

卢照邻的脑子转的还是非常快的。

只不过稍微思索了一下,他就想到了证明把看不见的东西变成大家能够理解的实验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之前大家都认为是因为磁铁存在一种吸引力,铁屑是在磁力的作用下才被吸引过去的。”

牛页虽然觉得卢照邻的方案很不错,不过他还是想到了一些问题。

“磁力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还没有解答出来的问题。

如果用磁场的存在来说明磁力的话,是不是更加合理呢?”

卢照邻作为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里头对雷电和磁场研究最深的人,自然不会被牛页的一个反问就给问死了。

“这么解释似乎也是可以的,不过如果人家问到雷电到底是什么。

这个电磁感应到底是将什么东西变成了另外一种什么东西,我们又要怎么去解释呢?”

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要让大家认可这个领域的存在,需要做的东西是非常多的。

特别是雷电研究所研究的东西,很多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这个时候要证明它们的存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这个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刚刚实验产生的雷电收集起来了。

如果我们能够研究一种可以储存雷电的装置,那么不管是今后制作其他实验,还是来证明我们的一些成果,都会变得更加简单。”

怎么样才能将雷电存储起来,这算是卢照邻这几年的研究重点了。

不过,虽然他安排人冒险做过了许多实验,但是进展却是不算顺利。

“所长,我记得最早将雷电从天空中引导下来的实验,是在太子殿下的指导下完成的。

我们格物学院的很多书籍,也都是太子殿下安排人编辑出来的。

您说我们在准备新的论文之前,是不是去请教一下太子殿下,看看他有什么建议呢?”

观狮山书院里头,很多教谕和学员对李宽都是非常崇拜的。

不过这也导致大家一旦碰到问题的时候,很喜欢去找李宽寻找办法。

这一次牛页的反应也不例外。

之前的时候,卢照邻基本上都是拒绝了牛页的提议的。

不过这一次实验已经进行到了这个地步,卢照邻思索了一会之后,最终同意了。

……

李宽比以前忙了。

没办法,作为监国太子,他总不能还是跟之前一样,连朝会都不参加?

不过,他并没有把所有的权利都牢牢的握在手中,而是充分的把一些事项的审批权利下放到了各个部。

当然了,每天都会有简报专门的呈现给他,让李宽知道朝廷的各项事情和变化。

哪怕是如此,李宽每天上午都还是要处理朝政,顶多就只有下午有时间折腾一些别的东西。

下一步李宽准备把每天都举办的朝会改为三天举办一次,免得大家一大早就在那里浪费时间。

因为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朝会,李宽发现那么多人参加的大会,效率其实是比较低的。

倒不如涉及到具体事项的时候,把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召集在一起开会来的有效果。

当然了,这段时间御史台的一帮御史都在虎视眈眈的盯着李宽,想要借着这段时间的机会扬名立万呢。

不管是哪个朝代的御史,都有一些不怕死的。

不是杨本满那种最终会权衡利弊的,而是真的不怕死。

对他们来说,如果当今天子因为他们弹劾了一些东西和把他们杖毙了。

那么他们就可以被写入到史书之中,名垂千古。

这是许多文人追求一辈子都追求不到的东西。

如果一条性命就能换到这个,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的。

搞的李宽这段时间都低调了不少。

当然,李宽肯定不会因为这帮人的存在,让自己变得那么憋屈。

真要是这样,那还有什么意思?

倒不如干脆就当一个御史眼中的昏君得了。

我就是昏君,我掌控了军权,你能拿我怎么样?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李宽的心情就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了。

今天也还有空去接见一下卢照邻。

“师父,这个是我最近做的实验总结,其中关于磁场和雷电相关的内容,我还有一些没有搞明白的地方。”

卢照邻将自己的实验报告目录递给了李宽。

观狮山书院的各个实验室里头,对于实验的管理和记录都是有标准流程的。

这样将来有什么意外的发现的话,也还能按照流程一步一步的把实验重复做出来。

别小看这一点,在科学发展史上,实验的可重复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

不管你说的多么天花乱坠,如果你的实验别人没有办法重复展现出来,那么这个东西的真实性就是有疑问的。

历史上,有不少发现都是因为这个问题而扎了跟头。

“磁场和雷电?怎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了吗?”

李宽对于电的出现是抱有很高的期待的。

不过大唐要想那么快就进入到电力社会,也是不大现实的。

如果能够小规模的发现电的用处和功能,然后在关键的地方推广电灯泡,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不过考虑到成本和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短时间内电力是不可能大规模的走入到大唐千家万户之中。

别说电力了,就是煤油灯,现在都还有不少家庭用不起呢。

一些偏远的乡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煤油灯这样的东西。

“我们通过旋转磁铁,发现一圈磁铁中间的铜线产生了雷电。

将铜线的两端靠近之后,会跟闪电一样发出‘啪啪’的声响。

按照之前师父你说的理论,我觉得这个就是电,只是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制作一个可以存储电的容器。

然后通过这个实验,我觉得是可以说明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是存在磁场的。

在这个磁场的影响下,才产生了许多我们以前不能理解的事情。”

卢照邻对于磁场和电的了解毕竟还是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所以他的描写都是有点不伦不类的。

不过李宽倒是很容易就明白了他想要表达什么。

电磁感应现象,卢照邻应该是已经摸到了门槛了。

“如果说‘客观存在’的东西必须看得见,听得到,闻得着,或摸得到,那么磁场当然不是客观存在的。”

李宽开始给卢照邻说明起自己的见解。

“但是人的感官并非能感知所有客观存在的东西,在格物学中有‘场’这个概念。

所以说这些‘场’的存在我们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观察到,从而证明它们的存在。

你们现在在做的这个实验中提到的磁场就是这样子的。

但是话说回来,人不能直接感知到磁场的存在,是受限于生物构造,我们知道一些动物,比如信鸽就可以感知磁场,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磁场的客观存在。

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办法直接制作一台类似于显微镜的东西去观察磁场。

但是同个一些实验,我们是可以证明磁场的存在的。

你说的电磁感应就是其中之一。”

李宽不是物理学专业的人。

不过好歹也是被物理给折腾了好几年的人,对于一些比较基本的原理,还是知道一些的。

更加具体的东西就已经还给了老师了。

当然了,如果想要查询一些细节,只要去到藏书阁里头找到相关的教材就行了。

适合拿出来的教材,李宽都已经拿出来了。

现在看来,很快就又要有一批物理学课本适合拿出来了。

“你这几天制作的实验,其实还可以再延伸一下,看看在固定的磁场

或者是什么都不动,只是不断的加大或者减少磁铁,是不是也会有雷电。

通过各种各样的参数变化,我们来寻找电和磁之间的转化关系……”

李宽花费了小半个时辰将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给卢照邻进行了说明。

“师父,要是按照你这个说法,我们完全可以大量的创造出雷电?”

卢照邻如饥似渴的吸收着李宽给出来的理论。

这些东西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是的!我们要稳定的创造出电出来,其实一点也不难。

之前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人在解剖青蛙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发现了一些电的征兆了。

只不过后面的进度并不顺利,才没有更加进一步的发现。

你回头可以找一些锌片和银片,把他们叠加在一起。

然后用铜导线将锌片和银片连接起来,看看在导线的两端是不是也会产生雷电。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把锌片跟溶液连接在一起,看看是不是也会有反应。

这个溶液可以是盐酸,也可以是硫酸。

最终你会发现,在很多种情况

李宽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具体指导卢照邻。

所以今天他干脆就剧透了一下,让卢照邻对电的研究能够更加快速的迈出关键性的步伐。

“按照师父您的说法,雷电这个东西,其实是可以随意创造出来的?

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电的大小呢?”

李宽说的越多,卢照邻就越期待。

不过他心中的疑问也是越来越多。

“这个其实也不难,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些新的衡量方法来衡量电。

本质上,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静止或移动的电荷所产生的正常现象。

一个物体的不同部位,电压是不一样的。

而每种物体导电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当电从这种物体上面流过的时候,产生的电流也是不一样的。”

伴随着李宽说的越多,卢照邻的脸上开始变得迷糊起来。

没办法,简单的一句话里头,可能就已经蕴含了很多的新概念。

这让卢照邻怎么去消化吸收?

“师父您的意思是我们产生同样的电量,但是把这个电量释放到不同的物体上面,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是的!每种物体都有一种抵抗电荷移动的能力,我把它叫做电阻。

不同物体的电阻是不一样的,像是金属材料的电阻是比较小的,但是木头之类的东西,电阻就比较大。

为什么现在的高层建筑都开始修建避雷针?

这个原理其实就是利用了金属能够快速的将雷电引导到地上,避免雷电损毁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