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眼看他楼塌了(6000字大章)(1 / 2)

大唐孽子 南山堂 11278 字 2020-04-16

<tent>

彭志筠最近过的很惬意。

牙行最近一个月挣的钱,都能比得上去年一年了。

之前去天香阁的时候,自己还觉得有点肉疼,如今是完全没有感觉。

昨晚上在一个琴棋书画都俱佳的姑娘房里留宿之后,彭志筠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神清气爽的出了天香阁的大门,彭志筠坐上了正在等候自己的马车,往西市的铺子而去。

今天又是一个艳阳天啊。

不过,马车还没有进入西市,就被一个急匆匆的伙计给拦下来了。

“彭掌柜,大事不妙啊。”

伙计是在西市口等了好一会了,看到自家掌柜的马车来了,就赶紧上前拦住了。

“慌慌张张的,你干什么呢?”

彭志筠还在回味着昨晚的销魂景象,正是精彩处,却猛地被人打断了,语气自然有点不善。

“就在今天早上,长安城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奔驰马车行,专门售卖四轮马车,听说好多人都去买了。”

彭志筠不满的瞪了一眼伙计,“就为了这点事,你就慌慌张张的?长安城哪天不得有一些新的铺子开张?”

昨晚喝了不少烧刀子,彭志筠的脑袋现在还有点疼。

“不是啊,掌柜的,这次不一样。那奔驰马车行卖的四轮马车,价格只要十贯钱,就在半个时辰前,已经有一些其他坊的牙行要把马车退还给我们啊。”

“嗯?有人想退货?”

彭志筠总算是提起了警惕心,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就为了那什么奔驰马车行的四轮马车,就有牙行要来退货?四轮马车卖的再便宜,又有什么用?谁会用啊?”

看到自家掌柜的还心存侥幸,那伙计都快要哭了。

自己早上可是亲眼目睹了奔驰马车行的巡街,也见证了四轮马车在自己面前轻松的完成转向。

再看到车上满满的蜂窝煤,装载量绝对比二轮马车多了一倍不止。

这就算了,可看看人家幌子上写的东西……

虽然自家不识字,可是人家一直在吆喝啊。

什么不满意三天包退,三个月内免费保修,开业前三天购买赠送鲸油润滑脂……

这是妥妥的要钱。

自己手上都还积压了好多马车没有卖掉,怎么可能给你们退?

当初马车涨价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退回来重新买啊?

眼看着二轮马车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几乎一架也没有卖出去。

韦宝也着急了。

韦家的马车作坊旁边,还存储了几百架马车呢,这要是卖不出去,之前挣的钱,可就全部打水漂了。

更要命的是,作坊里还有大量的半成品呢。

降价!

再降价!

这几乎是城南马车行必然作出的选择。

“郎君,我们已经降了三次价格了,如今,八贯钱一架的马车,只要五贯钱就能买到,再降,我们就得亏本了。”

韦宝一脸便秘的表情,站在韦思仁身旁汇报着铺子里近几天的情况。

“降价也卖不出去吗?”

韦思仁这些年都是顺风顺水的过贯了好日子,长安城里,但凡是亮出韦家的牌子,基本上什么事都搞得定。

哪怕是碰到一些勋贵世家,看在自己堂姐在大明宫中的稳固地位,也会适当的退让一下。

哪知道,自己今天要砸在楚王手中。

奔驰马车行背后的金主是谁,以韦家的能量,自然是开业当天就调查清楚了。

“按理说,降价之后是可以卖出去的,刚开始也确实多了一些咨询的人,可是……可是……”

韦宝仿佛想到了什么,脸露狰狞之色。

“可是什么?”

“那个奔驰马车行,是铁了心不给我们活路啊。我们降一贯钱,他们就降一贯零一百文钱,我们降两贯钱,他们就降两贯零两百文钱。如今,一架四轮马车,只要六贯又七百文钱就可以买到了。”

韦思仁听了,眉头一皱。

楚王李宽,长安城里没有听说过的估计没有几个。

之前,跟在楚王府后面,韦家也没少挣钱。

单单鲸油蜡烛一项,每年就能给韦家带来上万贯钱的利润。

虽然之前双方在登州府有所交手,可是谁也没有把这事放在台面上。

没想到,这一次楚王府居然冲着韦家最核心的产业来了。

“那个奔驰马车行的掌柜的是谁?你有约他出来谈一谈没?”

韦思仁想了想,觉得对方这样针锋相对的做法,似乎跟以前李宽以前的行事手段有点不大一样。

莫非,这是奔驰马车行的掌柜在自作主张?

楚王府的各个作坊掌柜的权利是很大的,这个情况,韦思仁很早就听说了。

“约了,可是人家根本就不理会我。”

韦宝有点委屈的看着韦思仁,希望自家郎君帮自己出口气。

“不理会你?”

“是啊,听说奔驰马车行的掌柜,是个只有十几岁的女子。”

“这么大一个车行,掌柜的居然是个女子?”

韦思仁一脸无语。

果然是楚王殿下一贯的作风啊。

自家要是没有记错的话,那西市里面珍宝阁的掌柜,也是一个女子吧?

听说还是李宽身边的婢女。

“是的,这还是从一个伙计的嘴里打听到的。不过,我这两天也观察了一番,确实有一名带着面纱的女子频繁的出入奔驰马车行,周边还有护卫专门跟着。”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古人诚不欺我啊。”

韦思仁心中暗暗叫苦。

这个局面,摆明了对方是不跟自己谈了。

奔驰马车行的掌柜又是个女子,自己还不好直接冲过去跟人理论。

看来,只能是自己去楚王府走一趟了。

……

八贯、七冠、六贯、五贯……

二轮马车一天一个价格,眼看着货栈里的几百架马车,短短的几天就凭空少了一千多贯价值,彭志筠的脸都白了。

彭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也没有谁在朝中为官。

不客气的说,能够有如今万贯家财,全部是彭志筠辛辛苦苦挣下的。

可是,一步走错,就没有回头路了。

已经把手中能够拿出来的钱财全部换成了马车的彭志筠,已经连临时拆借的几百贯钱都还不上了。

自古以来,锦上添花的很多,雪中送炭的很少。

借钱这事,更是如此。

别看彭志筠的那些狐朋狗友,之前很是豪爽,你几十贯,我百来贯的,借给了彭志筠不少钱。

要的利钱也一点都不高。

可是,如今看到二轮马车的销售情况急转直下,这些昔日的“好友”立马就上门催债了。

“老彭,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最近手头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