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没有责怪,只有同仇敌忾(感谢得人暴雪万赏加更!)(2 / 2)

那只眼镜蛇,自从那天的惊鸿一瞥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江东警惕了一阵,后来也就慢慢放松了。

那只皮皮的狐獴,虽然也有点怕他,但是互相之间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偶尔它会主动来和江东嬉戏一番。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在江东出生三个月的时候,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六只小狐獴,先后完成了断奶,然后加入了捕食团。

自己独立觅食,这是幼儿期结束的标志。

而每一个小狐獴的捕食能力,都是不同的。

虽然是同在一个家族内,但是一旦独立觅食,肯定是自己只对自己负责的。

所以一同出生的六只小狐獴,在体型上,已经有了一些区别。

江东的体型最大,那只最皮的狐獴紧随其后,后边三只都差不多大,长得最慢的,无疑就是最懒的那一只。

根据体型来区分,江东自然是毫无争议的大娃,皮皮小狐獴是二娃,然后三娃四娃五娃,以及最懒的六娃。

如果再加上一母所生的哥哥,就凑齐葫芦七兄弟了。

不知道哥哥那一胎生了几个,但是最终只有哥哥活了下来,看来小狐獴要长大,冒的风险相当多。

每天早上,狐獴爸爸一声令下,除了一两只留守站岗的狐獴,其他狐獴就纷纷出洞,分散在狐獴家族的领地上,独自觅食。

从高空中看去,每只狐獴各自选定区域,互不干扰,然后在地上挖出一个个浅坑,寻找藏在地下的各种小昆虫。

狐獴们的觅食,更多的还是依靠本能。

小狐獴没有经验,除了在地上爬的、很容易发现的虫子,只能挖来挖去碰运气。

成年狐獴有经验,知道去细小的岩缝、细微的地洞里去寻找。

除此之外,江东算是个异类。

它的狐獴身体里,毕竟住着一个人类的灵魂,会思考,懂触类旁通。

所以江东的捕食效率,基本上是最高的,甚至超过了许多成年狐獴。

小时候跟着爷爷去种地,江东经常漫山遍野去玩,从地里挖出各种虫子,而这些都成了江东现在的宝贵经验。

夏天雨后挖知了猴,秋后上山掀蝎子,江东总能满载而归。

再加上现在身为狐獴,拥有可以挖洞的小爪子,江东比起大多数狐獴,在这方面都有优势。

而狐獴们之所以安心觅食,也是因为有站岗的狐獴在。

它们站在高坡顶上,直立而起,前肢紧贴前胸,睁大眼睛,朝着四处张望,留意着每一分危险。

有时候它会发出长长的“咕——咕——”的声音,这是表示安全。但是如果这个声音变成了很急促的“咕咕咕咕”,那么就表示有危险,所有的狐獴们,就会第一时间,就近找洞穴躲避。

狐獴们的地洞很发达,出口也遍布在领地内,这样狐獴们无论在哪里,总能找到最近的隐藏地点。

这就是狐獴家族的生存之道。

早上的捕食完毕,大部分的成年狐獴,就会去最高的高坡上,一个挨着一个站好。

除了站岗放哨,更多的是在晒太阳。

沙漠温差很大,白天沙漠中高达40度,晚上地下,则是零下10度,温差高达50度。

狐獴们晚上生活在地底,尽管它们依偎在一起,但是体温依然会下降很多。

所以晒晒太阳,可以让它们的身体迅速暖和起来。

就像是眼镜蛇脖子的褶皱一样,狐獴们站在一起的样子,也是狐獴标志性的场景。

而几只未成年的小狐獴,就在不远处玩耍打闹。

经历过“眼镜蛇事件”后,江东也被允许上到最高的那个坡上,跟大家一起站着。

当然,跟成年狐獴相比,江东的个头,也才到它们的肩膀,十五六厘米而已。

所以在成年狐獴们站岗的时候,江东则是倚在哥哥身上,晒着太阳,睡起了回笼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