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火炮革新(下)(2 / 2)

庶民帝国 贫民帅 4628 字 2019-11-08

他使用的是有木质信管和木制弹托的开花弹。

在炮弹的尾部加上软质木制弹托,可以加强气密性密封气体外泄。

还可以在发射时,对空心榴弹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加强安全性。而且发射出去的榴弹,因为木制弹托的原因,会造成头重脚轻的“羽毛球原理”自稳结构,使得弹道更精确。

这一设计在南北战争时期,还有应用,只不过那时候的设计更加的复杂,弹壁也更薄。

木质信管自然就更不用说了,最初的信管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却让早期开花弹的技术得以成熟。

早期的开花弹,是一种铁球形状的炮弹,里面装有弹珠。主要利用爆炸之后的破片,爆炸的冲击力和里面的弹珠伤人。

早期的开花弹性能非常不可靠,而且危险性很大,但是有了木质信管之后,开花弹的技术算是彻底成熟了。

这种木质信管结构大体是一段中空,两端开口的木管。

在木管中装有一种燃烧速度很稳定的慢燃火药。木管上标有刻度,使用时炮手需要先估算发射距离。

然后再根据距离和炮弹种类判断对应的飞行时间。再用引信上的旋钮调整引爆时间,同时在引信的相应位置打个孔,最后塞进炮弹的引信孔。

这时,引信的一端在弹体外,另一端与炮弹内的炸药接触。最后把炮弹塞进炮膛,引信的位置靠前。

这种引信本来是给滑膛炮使用的。

因为滑膛炮的火炮内径略大于炮弹的直径。

因此,发射药爆炸的时候,一部分火焰从炮弹和炮膛间的空隙渗透到炮弹的前方,点燃了引信露在炮弹外的部分。

炮弹在空中飞行特定的时间后,引信按先前调整好的时间,燃烧到炮弹内炸药的位置,点燃炸药,炮弹爆炸。

但是这种设计线膛炮也能用。

因为线膛炮虽然炮弹和火炮的内径基本相当。

但是,膛线之间还是有空隙的。而且为了确保自家的火炮能够点燃引信。

王烨还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试验出了最适合这种弹药的膛线,所以也可以使用这种设计。

无论是木质信管还是木制弹托,这两种东西对现在的万州来说,一点都不复杂。

不过在试制的过程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最大的问题在于慢燃火药和炸药的研制。

因为万州几乎没有化工基础,所以这两种东西都是在一次次试验之中,硬试验出的配方。

之间甚至还发生过一些事故,好在没有人员伤亡。

幸好后来苦尽甘来,这两种药愣是让王烨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硬生生的实验出来了。

有了炮,又有了炮兵,却不意味着新式火炮就形成了战斗力。

新式火炮需要炮手调整引爆时间。

这一点除了凭借炮手的经验进行判断之外。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一些重要数据编成一个小册子,在炮手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在里面寻找自己需要的参数。

这又是需要无数次的试验才能做到的。

好在,万州暂时还没有需要准备的战事,他和他的战士们都很有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