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教育(2 / 2)

庶民帝国 贫民帅 4058 字 2019-11-08

答案是有,但是很难,因为他还要面临另一个,看起来似乎是温情脉脉的词——“传承”。

这个词看起来很有历史意义,但是在灯塔国的教育领域,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灯塔国大学一般把校友子女称之为“传承”(lega-cy)。如果在校方面前,有两个势均力敌的候选学生,他们通常会选择有“传承”的那一个。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这是为了校友的情分,以及褒奖这个家族对学校的“忠诚”。

但是,事实的真相却是,灯塔国大学的校友群体,是一个学校获得捐款的主要来源。而捐了款,校友自然期待学校的回报。

那个总是挂在我们耳边的,号称世界第一名校的学校,它的录取率是百分之十,可是它的校友子女,尤其是那些主要捐款者的子女,他们的录取率却有百分之六十。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定,他们会说,在招生的时候,他们会对比候选学生的社会活动经历。

这就是红果果的教育世袭,穷人家孩子的课余时间,往往要打零工赚取生活费和学费。

这样的他们,要怎么在社会活动这一项上,跟那些有钱去别国参加志愿活动的孩子比?

说了这么多,看起来似乎和王烨现在的提议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如果自视那么高的灯塔国,它依然要在国内搞教育世袭,那就可以想象,在封建时代知识是多么珍贵的了。

老杨头的问题,王烨并没有机会回答,因为杨威先王烨一步开口问道:“堡主,我能跟你读书吗?”

“可以。”王烨毫不犹豫的说:“不仅仅是你,你们所有人,包括杨老爷子,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来读书。”

“我也可以?”老杨头惊讶的问道。

“没错。”王烨说:“还有我们现在各个工坊的负责人,以及三支部队的各级指挥官,都要给我好好的读书。

等到这一战过去之后,白天我会教那些孩子们读书,到了晚上,你们这些人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之后,就都得给我在课堂上好好学习。”

“这”老杨头搓着手,他激动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王烨伸出手安抚了下老杨头激动的情绪,他说:“事先说好了,我教给你们的本事,想去考状元是不可能的。

恐怕连个童生都考不上。但是,我的本事你们也看到了,它绝对能让你们过得更好。”

“我们不学那个,我们不学那个。”老杨头激动得说:“我们就学堡主的学问。”

王烨笑着说:“现在我们这里实在是太缺乏人才了,郑流和我,最近一直因为没有管理人才,而忙得脚打后脑勺的。

想要现成的人才是不可能了,我们只能自己培养。所以,那些现在就在管人的,都得给我上学。

我不要求你们有多大的学问,至少看书识字你们得会,还有基本的数术你们也得懂。”

“没有问题。”老杨头说:“堡主都肯亲自教我们了,要是谁敢不好好念书,我老杨头第一个打断他的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