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2 / 2)

日不落盛唐 月影微凉 2788 字 2019-08-03

在原本的历史中,他本来应该随着萧太后一起流落到窦建德处,后来被处罗可汗迎接到东突厥,并且在处罗可汗的帮助之下,以流亡到东突厥,大大小小的隋朝官员们为骨干,在定襄郡重新建立起后隋的。

但是随着李文渊的到来,宫变的当天夜间,萧太后连带着杨广后人们一并被李文渊手下的夜枭,连夜从江南营救了出来,并且直接隐蔽地带到了西域。但是杨政道却是并不信任李文渊的,所以只是借着夜枭,从江南郡宇文化及的手中逃了出来之后,便是开始四处闯荡,希望能拉拢自己叔父的旧部,能够拉起一支队伍来,网罗天下的群雄好汉,平定四处的农民叛乱,最后将天下中心再次收归一统,重新建立起来大隋。

但是随着他闯荡的年头逐渐增加,在四处碰壁之下,这个心怀热血的年轻人终于看清了现实。于是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最后还是如同历史上一样,他来到了窦建德这里。窦建德本身就是隋朝的官员,之所以起兵造反,也全都是被当地的酷吏们逼得没有办法,只能造反以图保命。所以相比较起其他的叛匪来说,窦建德这里一向对于隋朝的官员都是十分的宽厚的,而且他本身也是依靠着这一点也是确实得到了不少的实惠的。

所以杨政道流落到窦建德这里的时候,窦建德得到了消息的第一时间,便是率领着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完全以接待国之重客的身份,给了杨政道以对应的待遇。就是这份与杨政道身份相符的迎接规格,以及杨政道到窦建德这里之后所享受的待遇,彻彻底底的感动了杨正道。

他先是跟窦建德表明,自己也想到军中哪怕做一名无名的小卒也好,就为了回报窦建德的这份恩情。但是无论出于各种方面的考虑,窦建德最后都没有准许杨政道接触军队。只是对他说他身为皇室的后人,应该做的便是保重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到两军阵前去做这些拼命的勾首发

杨政道几次得求官,想要在军中随军出征的想法,在被窦建德拒绝了数次之后。最后也有点心灰意冷,于是便是在窦建德的国都之中开了一家书馆,亲自做起了教书先生,在这里教书育人。

杨政道虽然是皇室成员,甚至是隋文帝杨坚的长子长孙。但是因为他毕竟是生于隋末,长于乱世。打小耳濡目染的便是各种勾心斗角,人性的黑暗一览无余,从来没有享受过他这个身份所为他带来的福泽。所以相比较及其他贵族世家的公子哥来说,他的身上少了一分傲慢,而是多了几分平易近人。

这一回开设的书馆,因为有窦建德的支持,房租以及各种书籍方面的开销,完全都不需要杨政道来考虑,他只管在这里教书育人就好了,只要不再像窦建德求官的话,那么窦建德无论多少钱都会很愿意给他的。于是杨政道索性就不再考虑各种仕途方面的事情,而是就在这里踏下心来做一个教书先生,也是给自己找点事做,不用每天一闭上眼睛就思虑起忘国之苦,这对他来说这也是一种解脱。

()